高温下,专家提示重点人群防暑降温要注意这些

来源: 砍柴网
2024-06-16 18:09:25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记者李恒)近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多地气温突破40摄氏度“大关”。专家提示,高温天气会给一些重点人群带来健康风险,这些人群要加强自我防暑降温意识,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充足睡眠和健康饮食。

  国家疾控局此前发布的《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明确,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包括: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人员。

  怎么识别中暑症状?专家介绍,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中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等阶段。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提醒,在高温、高湿环境暴露后,一旦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烧、肌肉抽筋、抽搐等症状,提示可能要发生中暑。

  王荃特别提醒,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及户外作业人员等人群,更容易发生中暑,需格外加强自身健康防护。

  专家建议,这类人群要尽量避开高温高湿环境,儿童尽量在早晨或晚上进行户外活动,在户外玩耍时最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要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若因疾病 限制饮水量,要及时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户外作业人员要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预防职业性中暑。

  重点人群中暑了怎么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建议,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袖、领口,用凉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等,同时用风扇、空调等降低环境温度。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状,应及时送医救治。(完)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S14高速公路是中国企业10年来首次在波兰获签的公路建设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参与欧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重要尝试。”中国电建市政集团欧洲分公司总经理井乐炜告诉记者,项目人员本地化率达到89%,并间接带动了当地就业与配套产业发展。3年多来,项目严格按照欧盟标准建设,赢得了业主和承包商、供应商的尊重和信任。

  “安抚老人的情绪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沟通。”甘国霜解释,由于部分老人已处于无法沟通的状态,她必须通过护理技巧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些技巧既有语言方面的,也有肢体方面的。

超过1800小时

  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大城市升温日历显示,这轮升温过程中,长江中下游等地是回暖最明显的区域,多地最高气温将突破20℃,暖如初春。武汉8日最高气温22°C、长沙9日21C、杭州9日20°C、合肥8日19°C,都可能接近甚至会打破当地常年1月上旬气温最高纪录。常年1月上旬,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地最高气温在8°C上下,此次升温后天气偏暖程度历史同期少见,堪比当地4月初。

  <strong>永远想念你 </strong>

  会议指出,春节临近,要用心用情、扎实细致做好重点民生工作。一是抓实抓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以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政府工程和国企项目欠薪的要立即整改,力争在春节前全部清偿。清欠收回的企业账款要优先用于农民工工资发放。对一时难以解决的欠薪,地方政府要运用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等储备资金提供应急支持。统筹协调解决商贸、加工制造等行业的困难企业欠薪问题。畅通维权渠道,依法打击恶意欠薪行为。要通过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强他们信心,力争春节后农民工就业、返岗稳中有升。二是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及时足额发放低保、困难救助、失业补助和救助等资金,对因疫因灾困难群众予以临时救助,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三是一丝不苟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值守,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极端天气等应急预案,确保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詹家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