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界参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15 08:51:57

  中新网香港6月14日电 日前,一批来自香港的两院院士及青年科研工作者前往广东,参访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内地一线科研 人员及专家学者交流经验,感受国家的科技创新活力。

  据悉,本次“香港科技界参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活动于6月11日至12日举行。活动由中国科学院指导发起,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联合举办,由香港创新科技署提供资助,旨在促进香港科技界人士深入了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关信息,为推动两地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访问团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滕锦光、黄乃正、莫毅明、叶嘉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以及来自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共计约20人。访问团实地参访了江门中微子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主席叶玉如表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于推进粤港两地科技合作有重要作用,相信很多香港科学家愿意使用内地的科技设施,本次参访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有助进一步探讨并推动两地科研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副主席滕锦光表示,本次活动意义深远,对参团的香港科技界人士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联合发起人陈清泉建议,香港和深圳要珠联璧合,深圳有完善的产业链,香港有国际化的科研环境,应发挥各自优势,吸引全球优秀的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将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人才的乐园,全球创新的高地。本次活动后续双方可建立访问学者、合办国际科技研讨会等机制。

  据悉,本次活动是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首次组织香港科研人员赴内地进行科研交流参访活动,由两院院士亲自带队,同时开放名额给香港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青年科学家,为香港青年学者提供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完)

  “我们把恳谈会作为解决人才问题、优化人才生态的重要载体,对问题进行项目化交办、专班化运作、闭环化跟踪,确保件件有着落,推动在湖人才的幸福感、归属感。”湖州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假期结束后,王成皓清楚地记得,他的体重增长了5、6斤,“用了快1个月时间,我才将增长的赘肉减掉。”

在滚烫的底汤里来回打几个滚

  回想起自己经历的第一个春运,郝师傅感慨万千。2003年,郝师傅因为业务能力突出被抽调至乘警支队,开始了自己的值乘工作。“第一次春运没想到车上那么多人,列车超员,卫生间都挤满了人。”回忆起自己的第一个春运,郝师傅这样说。当时他穿着毛衣毛裤,车外白雪皑皑,车内却人声鼎沸。一趟巡视下来,贴身的衣服全都湿透了。后来再逢年过节,郝师傅总会多带一件单衣,在值乘前换上,等退乘后,再把毛衣穿上。随着时代的变迁,绿皮火车不再是春运的独角戏,摩肩接踵、寸步难行的画面也只有在记忆中才能窥得一二。饶是如此,郝师傅多带一件单衣的习惯却一直都没有变过。

万般不舍,准备返程,

  仅1月25日当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就发送旅客3530.1万人次,环比增长21.6%。客流量大幅回升的背后,是更大的发展潜力、更强的消费动力、更足的经济活力。

胡振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