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台湾教师的闽南文化情结:不管什么腔调,都是同一种母语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16 05:42:06

  中新社厦门6月15日电 题:台湾教师的闽南文化情结:不管什么腔调,都是同一种母语

  作者 叶秋云

  出生于台湾高雄,祖籍地在闽南地区,李姿莹从小浸润在闽南文化里,对闽南文化十分热爱。

  李姿莹与漳州结缘,也与闽南文化有关。2013年,还是研究生的李姿莹参加了闽南师范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青年闽南文化研习营。“这是我研究闽南文化以来,第一次踏上闽南这块土地。”

  短短几天,李姿莹欣喜发现,漳州与台湾有非常相似的风土人情,给她一种回家的感觉,非常的亲切。“那一周的活动,除了让我对闽南从一种模糊的概念开始有了真切的新感受外,我还结识了很多好朋友。”

  李姿莹提及的“好朋友”,其中一位便是她的丈夫徐雁飞。海峡两岸青年闽南文化研习营期间,漳州诏安小伙徐雁飞担任研习营活动的导游,与李姿莹就此相识,之后相知、相爱。

  2018年9月,从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后,李姿莹追随着爱情的脚步,入职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间文学、闽南民俗等课程。次年,她与徐雁飞组建了两岸婚姻家庭。

  在闽南师范大学,李姿莹还给学生上戏曲研习课。此次论坛大会上,她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歌仔戏的热爱。她说,歌仔戏根在大陆,起于台湾,流传于两岸。

  “我虽然不是歌仔戏出身,但我很爱看戏。”出于这份热爱,李姿莹开始剧本创作、研究和学习演出,并把这份热爱带给学生,“希望把这么有趣和美好的文化传承下去”。

  2021年,李姿莹创 作的歌仔戏《开漳圣王传奇》在漳州市漳浦县上演。由闽南师范大学戏曲协会学生出演的这出闽南语歌仔戏,为两岸共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不少青春与传承气息。

  “我的学生们很有趣,因为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很多根本不会讲闽南语,所以他们的闽南语会有泉州腔、厦门腔、漳州腔等。”李姿莹说,不管是什么腔,都是同一种母语、同一种文化。“作为一名教师,看到学生们充满成就感的眼神,我觉得这就是闽南文化新的传承。”李姿莹说。

  来漳州近六年,李姿莹已视这里为第二故乡。“漳州的古城老街、闽南美食,熟悉的乡音,亲切的街坊邻居,还有我最爱的家人,这一切都让我深深爱上这个第二故乡。”

  在李姿莹看来,闽南文化在两岸共生共荣,承载着两岸民间艺术文化的精华,见证着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结。

团结是内马尔对这届巴西队最重要的定义,他强调这是经历过的最团结的巴西队。每个人都愿意为团队做出贡献,“老大哥”蒂亚戈·席尔瓦可以解决一切争端,尽管巴西队内气氛活跃,基本没有出面调停的机会。内马尔是年轻球员的偶像,蒂特的战术解决了进攻多元化难题,让内马尔心理压力锐减。巴西队还有专责心理健康的顾问随队,球员们会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埃里克森后悔2006年没带上心理医生解决英格兰队的点球难题,但这在巴西队不是问题。

“小李啊,这个月你有4天事假还有2天旷工。”车间主任说着,罗西的脑袋嗡嗡的。

业务涵盖众多赛事

对中国来说,1978年中央电视台首次转播世界杯,从此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扇门。从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到电脑和手机,世界杯见证的,不仅是中国球迷的火热激情,还有中国走向世界的坚定脚步。从决赛举办场馆卢塞尔体育场到1500辆新能源公交车,从体育场的通讯、网络设备到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世界杯纪念品、文化衫……虽然中国队无缘卡塔尔世界杯,但“中国元素”随处可见。而卡塔尔熊猫馆内来自中国的两只大熊猫,也传递着中国人对世界杯的美好祝福。

送点瞬间

2014年世界杯十佳球,范佩西和J罗的进球……

施毅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