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花木兰”,飒!

来源: 雷科技
2024-06-12 19:11:35

  “国泰民安脸,英歌‘花木兰’!”

  “这笑容,太治愈了!”

  最近,她的笑容

  打动了无数网友

  被称为英歌“花木兰”的女孩

  是16岁的郑梓欣

  她是一名初二学生

  也是西门女子英歌队的“头槌”

  西门女子英歌队成立于1952年

  是潮汕地区第一支女子英歌队

  2011年西门社区重新招募队员

  让这支历史悠久的女子英歌队

  再度“焕新”

  目前,西门女子英歌队有90余人

  平均年龄18岁

  年龄最小的年仅9岁

  队员大部分是中学生、大学生

  郑梓欣就是其中一员

  梓欣说,去年暑假看到队里“招新”

  她就和同学一起报了名

  没想到不仅成功入选

  还担任了“头槌”

  承担了指挥、领队走阵型和开路的任务

  当记者问起

  为什么喜欢英歌舞时

  梓欣笑得飒爽又自豪:

  “体现我们中华女子

  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

  不同于男子英歌的刚劲豪气

  女子英歌舞姿轻盈、脚步轻快活跃

  形象多选取

  花木兰和穆桂英两个角色

  红色队服为花木兰

  绿色队服为穆桂英

  ”我们的动作看着很柔

  但一招一式也需要非常大力

  我们女子英歌舞也很帅气!

  训练总是艰苦的

  有时队员们都累得蹲在地上起不来

  但大家都说这不算什么

  “每次看到大家

  那么喜欢我们的表演

  我就觉得值了!”

  “英歌舞改变了我很多”

  梓欣说之前自己在学校是个“小透明”

  性格内向,朋友不是特别多

  加入英歌队后

  大家一起训练、吃饭

  她也慢慢变得开朗了

  收获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西门女子英歌队就是我第二个家”

  得知被很多网友点赞和关注后

  梓欣说,希望大家不只看到她

  还希望能让更多人喜欢上英歌舞

  “在网络上火了以后

  我觉得自己更有义务把英歌舞跳好”

  热度只是一时的

  心中的热爱

  和想要传承英歌舞的心愿

  才是她们心中的信念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让更多人喜欢英歌舞

  让这项非遗不断传承”

  青春的英歌“花木兰”

  一路飒爽地跳下去吧!

  为你们点赞!

  是次展览展出来自清华大学校史馆珍藏约60余组校史资料,阐述大学的早期发展,并介绍8位杰出学人包括梅贻琦、叶企孙、梁启超、梁思成、陈寅恪、赵元任、朱自清及马约翰的卓越成就。除了历史照片,重点展品有1909年发出硃批赏拨清华园建游美肄业馆的札文、1928年的国立清华大学条例,以及学生救国会于1935年印发的《告全国民众书》,痛诉“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展品亦有来自香港历史博物馆的馆藏,包括光绪30年(1904年)国子监发出之监照。

  走进兴隆,独特的异国风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在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原兴隆华侨农场)安家落户,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和传承,形成了特色鲜明、韵味独特的兴隆侨乡文化。

  <strong>中国交建新疆乌尉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安全总监 于海涛:</strong>需要穿越16条断层破碎带,按照传统施工工艺,需要工期72个月。

  中国国家文物局在过年前就指导各地博物馆推出过大年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19个省份900余家博物馆策划推出展览和活动2200余个。中国国家博物馆“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山西考古博物馆“安辨雄雌——山西出土兔文物展”、辽宁省博物馆“玉兔迎春——生肖系列文化展”、上海博物馆“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河南博物院“十二生肖拜大年——癸卯新春生肖文化”主题特展、四川博物院“吉祥兔宝——癸卯兔年生肖主题文物展”等,通过精品文物和艺术品,多角度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兔文化、生肖文化和年文化。今年故宫博物院官网继续推出生肖文化展,精选数十件兔文物。中国工艺美术馆里高达5米的玉兔花灯,更是成为观众络绎不绝的打卡地。

  在河北灵寿县,每天有20吨新鲜蔬果运往京津冀地区。今年春节,灵寿县的600多名党员干部成立助农服务队,和农户们一起抢农时、保供应。

  从市场反馈来看,市场也已有所回温。

吴立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