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销售体系合并?传零跑汽车“动刀”营销体系,小鹏已进行过类似调整

来源: IT之家
2024-06-03 16:15:50

  每经记者 孙磊    每经编辑 裴健如

  近日,有报道称,零跑汽车近期调整了内部的营销体系。在销售业务上,零跑汽车将原有三大销售部门(渠道销售部、行业销售部、零售管理团队)合并成一个“销售部”,同时撤销了公司的海外拓展部门。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零跑汽车方面求证,对方表示:“不予置评”。而上述报道称,零跑汽车已经发布了涉及这些调整的公告。

  销售体系三部门合并

  据了解,在此次调整之前,零跑汽车的销售团队主要由负责经销商体系业务的渠道销售部、负责B端销售(包括网约车行业、集采等)的行业销售部,以及负责直营体系的零售管理团队构成。

  从上述组织架构可以看出,与理想汽车等一直使用直营模式的造车新势力不同,零跑汽车采用了经销商与直营模式并行的策略。

  对于这样的策略,一位零跑汽车体验店的销售人员认为:“他们(指经销商)的老板能通过自己的人脉快速推广这个品牌。”

  不过,这也让零跑汽车面临了更大的管理难度。例如,在经销商与直营模式并行的策略下,双方会因为“价格、用户交付顺序等问题吵起来”,还会面临内部互相抢单的情况。事实上,采用同样策略的小鹏汽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其也进行了调整,将两个体系合二为一、统一管理。

  根据上述报道,面对同样的问题,零跑汽车将原有三大销售部门(渠道销售部、行业销售部、零售管理团队)合并成一个“销售部”,对销售体系进行整合。三大部门形成合力,一起卖车。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车“动刀”营销体系后,销售部负责人将直接向首席运营官(COO)徐军汇报,徐军所能直接管辖的二级部门减少,在管理上更为聚焦,同时也使得卖车和渠道拓展部门之间的边界变得更为清晰。

  撤销海外拓展部

  上述报道还表示,零跑汽车此次调整的另一方面在于,其撤销了海外拓展部。零跑汽车公司内部不再单独设立海外部负责海外业务,相关团队成员分别转移至整车产品线、服务部和管销运营部。

  今年5月14日,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携手成立了“零跑国际”,由Stellantis集团主导,双方计划于今年9月首先进入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德国等9个欧洲国家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与大众汽车投资小鹏汽车以提升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竞争力不同,零跑汽车在合资公司中将主导技术研发和产品提供,而Stellantis集团则利用其海外营销网络、销售、售后服务、汽车金融、物流网络和B端业务优势,为零跑国际赋能。

  按照官方的介绍,除大中华地区以外,零跑国际独家拥有向全球其他所有市场开展出口和销售业务,以及独家拥有在当地制造零跑汽车产品的权利。

  有分析认为,零跑汽车此次海外业务调整更像是战略重心的转移,零跑国际将负责海外渠道的产品销售,简而言之,“不是不干,而是换个人干”。

  “由于零跑国际更多是开拓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市场,所以零跑国际主要以Stellantis的团队为主,双方高管也会加入。”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责任编辑:张倩

  从某种意义上说,加拿大个别政客和媒体对所谓“中方干涉加内政”的炒作是失败的。尽管有加情报部门不断炮制虚假报告进行精准投喂,这几个政客和媒体也非常卖力,但就一个话题渲染炒作了几个月时间,仍然未能在加拿大掀起他们期待中的风浪。其中的关键在于他们始终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真凭实据,而加拿大多数民众也不像他们以为的那么好糊弄。

  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刻意展示强硬,近年来成为包括加拿大在内一些西方国家的通病,这一方面是它们的对华认知和心态出了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它们面对国内激进非理性政治势力以及华盛顿霸权的脆弱与软弱。要说“外国干预”,加拿大的确有不少,但它找错了方向,对它干预最大的实则是华盛顿。但这些西方国家不仅没有勇气和能力去纠正自身对华政策偏差和错误,对美国的压力更不敢有反抗,还往往采取纵容和迎合的态度。这导致了美西方对华外交集体性的退化和误入歧途,而加拿大在其中算是个典型。

  <strong>直新闻: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周一(8日)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强调当务之急是稳定中美关系,防止出现意外,您对此有何特别观察?</strong>

  作为县域经济的天花板,昆山连续18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数据显示,昆山分别于2014年、2019年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新台阶,从3000亿元到4000亿元用时5年,而从4000亿元到5000亿元仅用了3年。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1日表示,中方希望通过法瑞尔部长此次访问,进一步落实中澳两国领导人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就发展双边经贸关系、妥善处理彼此经贸关切深入交换意见,推动中澳经贸务实合作向前发展。

  作为所长,王晓东不会对科研人员进行任何干预,各实验室主任拥有绝对研究自主权和人才招聘自主权,在头5年,每个实验室都能均等从所里获得200万元/年的匹配经费,课题组负责人无须为了经费而申请任何项目或争任何“帽子”,团队的博士生工资也由研究所承担。

杜志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