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中国经济增速目标为何仍为“5%左右”?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23 12:16:39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李晓喻)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在“5%左右”,与去年目标一致。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安排是在“需要”与“可能”之间的平衡,背后有多重考量。

  其一,稳定经济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在回升向好的同时,也面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难题。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还是推动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抑或是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居民收入,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

  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所言,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发展,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量,然后再看增量是否实现了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率提高、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减少等。

  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也是稳定预期和信心的需要。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中国这一目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属于较高水平,是向海内外发出明确信号:中国仍然有能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仍将扮演拉动全球经济主要引擎的角色。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说,作为“指挥棒”,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比较积极的水平,将带动各领域经济政策也积极进取,这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定调一致,有助于切实提振全社会信心。

  其二,与长远目标相衔接,不把压力推后。

  虽然“十四五”规划中并未设定五年GDP年均增速预期性指标,但考虑到中国计划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每年经济增速仍需保持在合理区间。

  董煜认为,“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考虑到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经济潜在增速提出的要求。前期力争实现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可避免压力推后,尽可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任务赢得先机。

  其三,实现目标有基础、有能力。

  在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背景下,去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达5.2%,在全球表现突出。消费回暖,进出口总值稳中有升,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回升,这一系列积极迹象为今年经济继续向好奠定了基础。

  新增长动能也日益发展壮大。当前,中国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远超整体水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不断提升。

  宗良称,尽管存在种种挑战,但中国经济有利条件仍然多于不利因素,有底气实现5%左右经济增速。“左右”的提法,又扩大了市场对于经济增速“可接受度”的弹性。(完)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于1998年3月成立,是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的九个专门委员会之一。张维宸说,这些年来,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意识到环境和资源方面人士分散在不同界别中,导致他们提出的政策建议较为分散,因此强力推动环境资源界的设立。此后,这些政协委员的发声能够更集中,履职更有力。

  2022年9月,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国家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在服贸会上透露,省级层面疾控机构改革将参照中央模式,组建省级疾控局;市县级层面,由同级卫健部门内设疾控局(参照相应职能),重新组建市、县级疾控中心。上下级疾控局和疾控中心为业务领导关系。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预期寿命增加,癌症将变得更常见。世卫组织表示,预计未来几十年癌症新发病例数将大幅增加,到2040年全球新发病例数将比2020年增加近五成。

  “以前淘汰奶牛是论斤卖,现在卖牛的多了,都是论个儿卖。”衡水牧场主蔡明的遭遇与陈波相似,“最多的时候有四五百头,现在没了,快赔完了。拆东墙补西墙,只能硬扛。”

  [#关于胡鑫宇事件这些都是谣言#]#胡鑫宇事件的三大谣言#2日,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在上饶市铅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在胡某宇失踪事件发生后,少数人为博眼球、蹭热度,引流牟利,恶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拼接炮制虚假视频,造成恶劣影响,扰乱社会秩序。

  刘卫东指出,亚太地区本身的安全局势包括南海地区局势比较复杂,中韩与日本之间也存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争议。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其他域外力量介入,会使局势更加复杂,对亚太地区安全以及经济发展的和平环境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蔡必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