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没人看了?不过是没上热搜罢了

来源: 台海网
2024-06-27 13:15:11

  然而,有人却说欧洲杯没人看了。欧洲杯果真没人看了吗?其实,不过是没上热搜罢了。当大数据已经可以精准锁定个体的兴趣爱好,不少人的世界观也逐渐缩小为互联网锚定的推送。而热搜和流量似乎成为他们衡量价值的主流评判准则。

  看过这届欧洲杯的球迷大多会发现,不管是球星云集的西班牙、德国、法国、英格兰这样的传统强队,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奥地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等欧洲“弱旅”,他们在场上表现出的技战术素养以及行云流水般的快速攻防,完全是教科书般的流畅。与中国足球近年来呈现出的生涩、滞缓截然不同,即便是有多名外援加持的中超 联赛,也要逊色好几个档次。

  只是仅凭精彩好看,是拿不到互联网流量密码的,想上热搜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为什么20多场欧洲杯小组赛的网络热度,还赶不上新加坡国足门将桑尼经营椰浆饭来得热闹。

  年近40的桑尼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在一场为荣誉而战的比赛中,只是努力做到一位门将该做的事情,却被中国网友送上了热搜,且一夜爆红,成功“破圈”。尽管当晚,桑尼身后的城门被泰国队洞穿3次,但凭借净胜球优势,恰好将中国国足送进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之列。至于新加坡队另一位球员的世界波破门,以及中国国足拼尽全力在客场以1球小负全主力出战的韩国队等出线必备条件,在靠卖椰浆饭补贴职业足球梦想的桑尼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

  “半职业”“不放水”“护送国足上岸”……可以说,中国足球的尴尬,中国球迷的焦虑,恰好在那一夜被桑尼的高接低挡完美疏解。桑尼在中国的互联网平台能火多久不得而知,但2024年欧洲杯至今无法火爆互联网,没有“出圈”的话题或许才是关键。

  已经故去的“球王”马拉多纳,为世界足坛留下了无数载入史册的经典瞬间,但被全世界人牢牢记住的却是“上帝之手”。2018年世界杯是法国青年军闪亮登场呼啸夺冠的华丽大典,但不少“吃瓜群众”至今仍津津乐道于冰岛队是由厨师、理发师、乐手组成的业余队的“故事”。前者是足球场上常见的“冤假错案”,后者是用来揶揄中国国足的互联网段子。而这二者在被高科技包围的2024年欧洲杯赛场上,似乎不具备存活的可能。

  尤其是VAR(视频助理裁判技术)的介入和频繁使用,令欧洲杯赛场上的错漏判降至历史新低。不仅进球要经过如同安检般的核查,甚至连动作过大的犯规都要经得起VAR的考察。不要说假摔、手球、皮球是否过门线此类昔日“大尺度”错漏判重灾区,就连“毫米级”越位也休想逃过VAR的“火眼金睛”。一心想证明自己的“红魔”前锋卢卡库,两场比赛3次进球3次被VAR裁定进球无效,世界排名第三的比利时首战竟然爆冷不敌斯洛伐克。全场表现“拉胯”的法国队,差点被荷兰球员西蒙斯的补射“教训”,怎奈后者的进球被精准的VAR裁定越位干扰,双方只能交出欧洲杯开赛以来的首场白卷。东道主德国队球员的世界波破门都引爆现场好几分钟了,但英明神武的VAR及时捕捉到射门前不久,同队另一位球员禁区内犯规获利,于是,世界波不算……

  进球,庆祝,按下暂停键,等待VAR裁决,然后重启庆祝或者喜忧互换……类似戏码在足球赛场不断上演并成为常态,球迷在适应新的观赛秩序,将情绪“分段管理”的同时,那些昔日极具话题性的话题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连比赛结果都变得无可争议,所谓爆冷、大比分获胜不过是足球世界里的“家长里短”,既不足以吊起网红博主蹭流量的意愿,自然也无法冲上热搜榜的高位。就好像装上双臂的维纳斯,看上去严谨,却少了些许缺憾美。

  不过,在高科技极速发展的今天,VAR的介入是时代的必然。尽管错漏判导致的“冤假错案”容易“引流”,但却相悖于体育比赛所倡导的公平公正。如同中国男足的救赎不可能由新加坡门将桑尼来完成一样,中国足球的止跌爬坡终归躲不开足球世界的发展规律。

  少了点热搜“体质”,缺了些有嚼劲的段子,从来不缺球迷的欧洲杯,不过是借助VAR的力量被互联网的“侧写”误读了而已。

  北京市台联会长高峰在开幕式上致词表示,交流展是京台民间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两岸民众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增进彼此认同的有效实践。我们始终坚信,两岸同胞走亲走近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之一是:现代流通体系深度联动商业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流通体系将以高效顺畅为目标,同时参与深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在流通主体数字化转型、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完善和流通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走进现在的前港分公司,中控室内几位身着西服的机械司机分别坐在不同分区的电脑控制屏前;皮带流程巡检,“电子眼”和传感器代替人工“望、闻、问、切”;道路上自动吸扫车往来穿梭,带来整洁的环境;车皮中,再不见浑身煤粉的工人,自动清仓机器人承担起这份脏苦累险;堆场里,自动喷淋系统、无人机盘垛让整个作业流程充满现代化的气息……眼前这一切,便是“伟丽创新团队”口中的“值”。

  2022年,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约旦旅游业逐步复苏。据约旦佩特拉通讯社报道,2022年1月至11月,约旦旅游业收入达53亿美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115%,到访外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约一倍。

  同时,该展览以“技术”作为暗线,展示化妆品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创新,突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切实体验科技进步为生活带来的“美丽”变化。

  消费者 丁先生:有过年逛花市的氛围,挺好,一些传统的酒家都有过来,觉得挺好吧,能见到一些老城区的美食。

杨佳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