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文化年

来源: 南方网
2024-06-29 13:55:15

  新春走基层

  光明日报记者 丁艳

  年味浓浓的新春展览、妙趣横生的寻龙活动、琳琅满目的文创集市、热闹欢腾的舞龙舞狮表演……新春佳节,河南郑州的博物馆里人潮涌动。丰富多彩的年俗系列活动,吸引人们来到博物馆,欢乐过大年。

  新年看新展,郑州博物馆先后推出《天地之中,龙行龘龘——封曙光嵩山山水作品、历代嵩山石刻精拓展》《妙剪万象——迎新春馆藏剪纸展》。这些来自嵩山地区自汉至清刻有龙纹的石刻拓片等展品,给人们送来了龙年祝福。

  从正月初一开始,郑州博物馆每天上演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雅风文会·迎春”邀请参与者盖滚筒印章、制古法香牌、拓新年“宝钞”;“龙兴家国 龙鳞赐福”让观众从场馆各处参与活动,获取“龙鳞”贴纸,写上自己的新春祝愿……

  精彩的文艺演出和非遗活动在郑州博物馆内轮番上演:舞龙舞狮锣鼓喧天,少林功夫扣人心弦,郑州爱乐乐团奏响新春乐章,舞蹈《唐宫夜宴》奉献视觉盛宴,国潮街舞表演展现满满活力……

  大年初一上午十点半,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的 大厅里已经聚集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志愿者们也纷纷拿出“绝活”,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此地曾经上演的故事。春节期间,商都遗址博物院为游客们奉上“纳福指南”,让“小粉丝”们亲手写下创意十足的福字;制作新年红包,让兽面纹、“亳”字logo等商都元素留在红包上,带走属于自己的小幸运……

  “第一次见到开在博物馆里的市集,这些文创和非遗摊位也太有意思了!”一位来自新密的游客排在糖画队伍最前端,手艺人刘师傅正在为她定制龙年生肖专属糖画。再往前走,拓古传今的龙年立体拓印、独具匠心的核雕、龙腾虎跃的布艺香包等非遗摊位,正吸引着游客驻足欣赏。

  这个春节,到博物馆里过个文化年,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过去五年,反映海南自贸港特征的外向型经济指标表现亮眼。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五年年均分别增长23.4%、17.7%;经济外向度五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22年达34.7%;实际使用外资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翻番,五年年均增长63.5%,五年总额超之前30年总和。

  2016年,杨力从当地的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后,准备了一年时间,成功将自己的学历提到了本科,虽然学位证书上作了标注:“专科起点,本科毕业”。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代表中国第二次站上奥运舞台的切阳什姐获得了女子20公里竞走的第五名,在她身前,刘虹夺下了冠军;随后的2017年全运会上,切阳什姐惜败给了当时只有21岁的杨家玉。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初晓表示,中巴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该协议让中国与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的巴西可以直接进行大规模的贸易和金融交易,不仅便利了中巴贸易往来,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还将刺激双边贸易,提升中国对巴西投资便利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王晋斌对贝壳财经表示,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实际上是货币国际化里重要的基础,中巴之间同意用自己的货币来进行结算,实际上对双方货币的国际化都是有利的。

  如何干好吉林省的工作?胡玉亭表态说,“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边境省份,在吉林振兴的关键时刻,能够到吉林工作,成为吉林人民的一员,我深感自豪”。

王政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