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锂电双双遭遇当头一棒,丰元股份与天域生态官司缠斗告一段落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9 06:24:53

  6月7日晚间,丰元股份与天域生态分别披露二审诉讼进展。公告显示,两家公司近日收到山东枣庄中院签发的《民事判决书》,法院决定驳回丰元股份上诉,维持一审原判。也就是说,法院认定天域生态无需为丰元股份向青海聚之源追讨欠款而承担担保赔偿责任。

  天域生态表示,“本次判决为终审判决,公司已获得胜诉,不会对生产经营及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影响”。

  丰元股份则表示,后续案件的执行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2023年度已针对此事项100%计提了坏账准备,不会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影响,当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双双跨界失败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丰元股份和天域生态原本是看上去两家毫不相干的上市公司,只因先后跨界投资同一家主营六氟磷酸锂的青海聚之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青海聚之源”) 而“结怨”。

  2022年2月,天域生态宣布拟以不超6.1亿元现金增资青海聚之源,获取后者51%的股权。同年3月29日,天域生态对交易方案进行变更,新方案为公司以2.1亿元增资,获得青海聚之源35%股权,后于同年7月完成工商变更。

  按照计划,青海聚之源建设项目分两期完成,计划投产6000吨。在天域生态投资时,项目一期2000吨产能已于2021年9月完成竣工验收,2022年3月正式投产;二期4000吨产能仅完成土建,预计2022年末开始试生产。

  好景不长,青海聚之源一期项目投产后,主营产品实际产能仅343吨,远不及预期,且资金周转困难,经营持续亏损。二期项目也仅仅完成了厂房土建和部分设备进场,2022年10月起已停工,出现明显减值迹象。截至2022年末,天域生态对青海聚之源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1.85亿元。

  然而,正当天域生态投资遇阻之时,一家来自山东的上市公司丰元股份却对青海聚之源抛出橄榄枝。

  2022年11月28日晚间,丰元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青海聚之源实控人刘炳生、蔡显威、天域生态、青海聚之源签订《股权投资框架协议》,拟通过增资方式对青海聚之源进行投资。增资完成后,丰元股份预计持有青海聚之源35%的股权,青海聚之源将成为公司的参股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投资框架约定,丰元股份应当于5个工作日内向青海聚之源支付订金1亿元。丰元股份后来证实,在签订协议后,公司陆续向青海聚之源支付订金共计7160.22万元,天域生态于2023年1月17日办理协议约定的股权出质登记。

  不过直到2023年6月30日,丰元股份在长达半年多时间里一直没有公布进展,直到突然宣布终止投资并要求退回订金。

  丰元股份彼时给出的理由是,“公司目前正处于产业扩张期,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及战略发展方向,经综合考虑,青海聚之源投资项目不满足公司对投资标的的内部要求”。

  在此背景下,丰元股份向青海聚之源发出书面通知,告知本次投资无法继续实施,但青海聚之源至今未将逾7000万元订金退回。而这也为两家原本并不相干的上 市公司最终对簿公堂埋下伏笔。

  而对于天域生态来说,由于青海聚之源2022年巨亏1.24亿元未完成业绩对赌,超4000万元的现金补偿也一直没有到位,目前仍处于仲裁阶段。

  对簿公堂

  2023年8月,丰元股份将刘炳生、青海聚之源告上法庭,除了请求法院判令青海聚之源及其法人刘炳生返还7160.22万元订金及利息外,还将天域生态一并列为被告,请求法院判令丰元股份对天域生态持有的青海聚之源12.25%的股权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股权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与此同时,为解除所持青海聚之源的股权质押,天域生态反诉丰元股份,请求法院判令丰元股份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5日内协助其办理青海聚之源2827万元/万股股权质押登记注销。

  围绕天域生态究竟是否需要负担保责任这一焦点,两家上市公司你来我往。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前述《股权投资框架协议》签订时,天域生态确实曾将持有的青海聚之源股权中的35%(即12.25%青海聚之源股权)质押给丰元股份,用于担保订金还款。

  但同时特别约定,“如果自框架协议生效后60日内,丰元股份仍未决定是否继续实施投资,天域生态的担保责任自动解除”。

  天域生态认为,框架协议生效后60日届满,即2023年1月27日,丰元股份仍未决定是否继续实施投资。直至2023年6月30日,也就是《框架协议》签订后的7个月,公司才通过丰元股份发布的公告得知其决定终止投资青海聚之源。鉴于担保早已失效,对方拒不配合其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注销的行为已严重损害公司利益。

  最终经过法院二审,最终驳回了丰元股份对天域生态的诉讼请求,判令青海聚之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丰元股份返还订金7160.22万元及利息,青海聚之源法人刘炳生对上述款项返还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前期对青海聚之源计提减值不充分,天域生态近日还被重庆证监局责令整改。

  界面新闻注意到,天域生态在2022年末进行减值测试时,是以丰元股份对青海聚之源估值金额5.29亿元作为依据,按公司对青海聚之源30.23%的持股比例(丰元股份入股后持股比例被稀释)测算可回收金额1.60亿元,相应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524.22万元。

  重庆证监局指出,丰元股份对青海聚之源的投资交易未实现,不属于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信息。因此,天域生态将丰元股份对青海聚之源5.29亿元的估值结果作为计算其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的依据,导致减值准备计提不充分。

  在监管的追问下,6月8日,天域生态最新披露的整改报告显示,截至评估基准日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青海聚之源35%股权的账面价值为1.60亿元,经评估后的可收回金额为1.21亿元,计提减值额增加3857.50万元。

  相对应的,上述追溯调整导致2022年度和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减少3278.88万元和增加3278.88万元。

责任编辑:王其霖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援引最新数据报道称,澳大利亚3月对华出口飙升至近两年来高位,达到约19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8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但低于2021年6月的217.6亿澳元历史峰值。其中,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石块和铁矿粉出口量分别较前月增长24.3%和17.7%;对华动力煤出货量较2月激增125%。此外,就另一项大宗商品——大麦的对华恢复出口,双方也在积极协商中。中国商务部决定自今年4月15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所适用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进行复审。同样在4月,澳大利亚宣布暂停对中国向澳大麦征收“双反”关税一事向WTO提出的上诉。澳出口商对法瑞尔访华充满期待。南澳州龙虾捕捞协会负责人图马佐斯接受ABC采访时表示,2020年以前,南澳州每年出口到中国的龙虾有1800吨,中国市场占总出口量的90%,但澳中关系恶化后,销售额大幅下滑。图马佐斯坦言,即使协会努力开发新市场并扩大澳国内销售,但至今只恢复不到50%的销售量。他表示,澳龙虾捕捞业者和出口商密切关注阿尔巴尼斯政府的对华政策,尤其期待法瑞尔能够从中国带回好消息。《环球时报》记者5月初在西澳州首府珀斯访问期间在当地超市看到,龙虾每公斤售价跌至29澳元,与2020年前每公斤至少80澳元的价格相去甚远。与此同时,澳葡萄酒行业在过去3年受到的打击更大。不少出口商遗憾地表示,一度占据中国葡萄酒进口份额第一名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在2020年后对华出口几乎为零。

  这种趋势在今年一季度继续得以延续,带动西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较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从产品来看,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充电桩、集成电路圆片、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62.8%、189.3%、74.4%、51.6%、48.8%、13.9%。

  根据2023年3月21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4.3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7‰。而截至2016年末,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32‰,2017年末为9.06‰。

  高屹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面对面座谈,走访亲历总书记调研的老同志,主持召开“践行嘱托、感恩奋进”恳谈会,全面细致了解荷村村的发展变化和差距不足,共商深入践行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对策举措。高屹指出,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高瞻远瞩、历久弥新,时至今日仍然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逻辑起点和根本遵循。要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具体行动、发展实效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加快把荷村村打造成兼具红色味、未来味、共富味、数字味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样板。

  “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是李大钊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收入大多用于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和资助青年学生,“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艰难”。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下,2016年到2017年,全国各地陆续迎来了一个人口出生高峰。而今年,这批“二胎”儿童要上小学了,这也给各地的义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入学压力。

夏淑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