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马校“嘉庚书房”:穿越百年对话嘉庚精神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12 11:23:24

  中新社吉隆坡2月4日电 题:厦大马校“嘉庚书房”:穿 越百年对话

  中新社记者 陈悦

  走进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以下简称“马校”)的“嘉庚书房”,马校图书馆的郑美玉老师说,“这里几乎所有的展品都是可以互动的”。

  就读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的研究生黄于紘不止一次参观过“嘉庚书房”,作为年轻人,她对这样的互动式观展充满兴趣,尤其有一张抽屉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拉开抽屉,里面是烈士罗扬才百年前在同为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的毕业证书。黄于紘说,自己去年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本科毕业,拿到毕业证书。相隔百年的两个年轻人,“通过嘉庚先生联系在了一起”。

  “嘉庚书房”里还有很多这样的互动“彩蛋”。在书房的中心位置,复现了嘉庚先生当年的办公桌。拿起办公桌旁的电话,参观者就能听到嘉庚先生的声音——而且是普通话和闽南语“双声道”。

  在书房的一角,还有一座小小的嘉庚邮局。参观者可以在这里写下给亲友的信件或留言。郑美玉说,这是为了让年轻人感受当年华侨漂泊海外,如何以“侨批”(一种海外华侨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件)向家乡的亲人传情达意。

  位于马校图书馆的这座“嘉庚书房”是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合作,由庄詒晶博士策展。“书房没有设计同声讲解设备或者二维码扫描解说,”郑美玉说,希望参观者尤其是年轻人不借助手机等现代设备,直接通过各种互动,走进嘉庚先生的精神世界。

  郑美玉说,书房在设计中尤其注重展示嘉庚先生的精神内核。

  在书房入口处照壁上,有一处小窗,窗内悬着一面小钟,钟上一个“中”字特别醒目。郑美玉介绍,这个“钟”标是嘉庚先生企业的“钟”牌商标,其上的“中”字代表着中国,展现嘉庚先生实业爱国、救国的理念。在整个展馆中轴线,还有数处“钟”牌商标和入口处遥相呼应。

  “嘉庚精神对后人,尤其是我们马来西亚华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服务于厦门大学马校中文系的助理教授郭宗华告诉中新社记者,厦大因嘉庚先生拥有深厚的华侨背景,这也令自己选择前往厦大深造。郭宗华说,在嘉庚先生的激励下,他也希望未来能通过自己的研究,为进一步丰富“嘉庚书房”,为师生、民众更好了解嘉庚精神作一点贡献。

  马校办公室主任丁彧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作为嘉庚先生创办的大学,厦门大学回到马来西亚设立分校,是嘉庚先生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马校设立“嘉庚书房”,不仅仅对师生开放,也向社会公众开放,希望不但厦大师生能“温故知新”,了解并传承嘉庚精神;也能把嘉庚精神更好地向社会广大受众传播。

  丁彧说,2024年恰逢中马建交50周年,也是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厦门大学和马校会策划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嘉庚精神,促进中马友谊。

来源:马德兴 德兴社

有球迷吐槽:或许算法是这样的——这场比赛的上半场有20861名观众,下半场有20860名观众,所以说有41721名观众。

决赛阶段

32支球队,64场赛事

那一年,距今已经12年。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林军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