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将举行 共赴申遗成功十年之约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6 12:31:48

  中新网杭州6月15日电(张煜欢)申遗十载水脉悠悠,传承千年焕发新生。6月17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以下简称“2024京杭对话”)开幕式将在杭州举办。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国内外政产学研嘉宾汇聚一堂,叙申遗故事、话运河新篇,畅想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未来,同赴十年之约。

  中国大运河蜿蜒3200公里,贯穿南北、连通古今。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大运河南北两城市交流合作,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形成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合作共识,2019年,首届京杭对话以“文化与科技推动大运河复兴”为主题在杭州举办,拉开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双城记”的序幕。

  今年已是京杭对话活动举办的第五届。2024京杭对话以“十年精彩蝶变 运河流向未来”为主题,以“双城对话”为纽带,将进一步凸显京杭双城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持续擦亮大运河这张“世界文化金名片”。

  作为2024京杭对话重头戏之一,千年运河千里行“新马可·波罗游记”采风活动已于6月13日在北京市通州北运河畔启动。

  7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沿大运河南下游历中国,推动东西方交流,现如今大运河依然是中外交流的重要载体。千年运河千里行“新马可·波罗游记”采风活动邀请意大利等国达人参与活动,“新马可·波罗”们沿着大运河南下,在扬州走访 马可·波罗纪念馆、扬州非遗珍宝馆;在杭州西湖马可·波罗雕像下打卡,在小河直街体验宋式簪花等,共同感受大运河的时代新风貌。

  “新马可·波罗游记”微纪录片也将在开幕式上发布。

  开幕式当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展也将举行,展览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将集中展示运河沿线珍贵文博藏品与新时代运河生活,展现大运河文化的多样性与厚重性。

  此次2024京杭对话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宣传暨第四届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活动、大运河(浙江段)申遗十周年主题展览、第三届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文化周等16项运河特色主题活动将陆续开展,持续焕发运河遗产的时代魅力。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共同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市商旅集团(市运河集团)、拱墅区人民政府、临平区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中国新闻周刊、中新凯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完)

  余兆和说,在内容创作方面,自己没什么瓶颈,但他是那种很需要新鲜感的人,“我需要不断点燃那根激情的火柴。”

  来自华人社区及其他族裔社区的文艺团体及演员们表演了歌舞、戏曲等节目,喜迎新春。

  “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克服科技难题,实现我国太阳卫星探测多项零的突破,对大家既是挑战又是动力。”“夸父一号”LST载荷科学团队成员、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卢磊说,“我们是一个‘24小时在线’的团队,任何时间在线上抛出问题,都会有人立即响应,研讨交流随时都在进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必须深刻认识到,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这充分表明: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打破了只有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也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为中国救援队的司机,阿斯穆这些天一直陪着我们。他每天开车载着中国救援队队员从营地出发,前往现场执行搜救任务,并一同参与救援。借助语音翻译软件,阿斯穆和中国救援队队员克服了语言交流的障碍。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复杂局面下,面对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强化民生投入,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去年,我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社会领域投资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6.1%,比上年加快6.6个百分点。同时,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达到了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了133万人,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均继续高于全国农民的平均水平,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饱满。

杨桂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