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频频拉拢 沙特和以色列为何都不肯给面子?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2 15:06:26

  沙特外交部当地时间5月29日发表声明,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以色列占领军继续肆无忌惮地对巴勒斯坦人民进行种族灭绝屠杀、继续以拉法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难民的帐篷为目标的攻击行为”。

  《以色列时报》称,这可能是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沙特对以色列发表的“措辞最强硬的声明”。

  美国又失算了

  突出的证据是:直到现在,美国驻以使馆仍在耶路撒冷,而且拜登政府仍在推动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

  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前,沙特和以色列一直在进行关系正常化谈判。

  然而,随着冲突持续,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在谈判中拒绝了为巴勒斯坦建国提供路径的要求。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施压阿拉伯国家一起谴责哈马斯的行为遭到沙特等国带头抵制。而且,美国苦心经营的沙以关系正常化这盘大棋也快要走瞎了。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多名美国政府官员的话称,美国可能在未来几周取消向沙特出售攻击性武器的禁令,这被视为拜登政府寻求改善与沙特关系的最新信号。

  拜登政府2021年上台后曾在所谓“人权”等问题上与沙特交恶,包括中止向美国最大武器客户沙特供应攻击性武器,导致两国关系一落千丈。

  然而,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引发的对俄制裁和稳定油价、牵制伊朗等需要,让拜登政府再次想起沙特这个“重要盟友”;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拜登政府进一步确信需要沙特作为其关键地区伙伴。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称,美沙已“非常接近”达成一系列有关核能、安全和防务合作的协议。

  不过,美国努力推动的沙以关系正常化能否实现,取决于以色列是否愿意采取具体措施推动巴勒斯坦建国。

  本质上,美国是想利用和沙特之间的双边防务合作等红利促成沙以建交,但沙特的态度很明确:美国旨在实现阿以和解的“新中东战略”不能绕过巴勒斯坦问题。

  更打脸的是,以色列也根本没给美国面子。

  布林肯近日在国会作证时证实,以色列不太可能同意沙特有关接受巴勒斯坦建国的要求。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拜登政府正在加紧推进与沙特的一系列协议,但美国注定要失算了,因为以色列不可能同意沙特为两国关系正 常化所设定的条件。

  文章称,当初特朗普政府之所以能够推动以色列和某些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是因为当时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不像现在这么紧迫。但自去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推动沙以关系进一步正常化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消失的“红线”

  “推动沙以关系正常化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是谁之过?

  答案不言自明。

  本轮巴以冲突延宕不休,美国这个最大的“场外主角”难辞其咎。

  以军日前连续对拉法难民营发动致命空袭,造成数百人死伤,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

  然而,虽然拉法不断遭遇轰炸,白宫仍不认为以色列对拉法展开了“大规模地面行动”。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日前表示:“我们还没有看到以色列军队冲进拉法——没有看到他们以大部队组成纵队,以某种协调机动的方式攻击地面多个目标。”

  柯比还称,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不会改变。

  而用纽约研究机构苏凡集团分析人士科林·克拉克的话说:“在大选之年,(拜登的)红线越来越模糊。”

  路透社嘲讽道,白宫5月28日对以色列在拉法的“重大地面行动”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定义。

  英国天空新闻台则报道称,从大多数衡量标准看,以色列的行动已经越过了“红线”;但按照拜登本人的标准,以色列没有。

  文章指出,如果拜登承认以色列的行为越过了“红线”,就意味着他要兑现承诺,停止向以色列运送武器,而这将面临国会山政客和主要捐助者的强烈反对。

  更有甚者,在当地时间5月28日美国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米勒根据以色列方面的说法将这一事件归咎于“火灾”,而不是以军的轰炸。

  美国多位同情巴勒斯坦的组织负责人指出,引用以色列的调查是美国推卸责任的一种策略,这使其可以无限期推迟评估,等待有关这起惨案的新闻报道慢慢消亡。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援引专家的话说,拜登在拉法问题上的态度“只是他冷酷无情、站不住脚的加沙政策的延续”。

  巴勒斯坦人权利倡导组织负责人塔伊布质问:“拉法大屠杀后,拜登的红线在哪里?”

  在美国中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哈立德·埃尔金迪看来,拜登政府对以色列在拉法军事行动的“红线”的定义是模糊的、故意设计的。“他们不想被束缚,因为以色列绝对会跨越那条线,我们已经多次看到这一点。”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魏宇晨

  编辑丨林维 黄涛

  签审丨侯晨 刘轶瑶

  当我们获知“流浪地球计划”产生的全过程,看到飞船在漫天碎片中驰骋,看到铺天盖地的全自动化机械,看到机器人上纤毫毕现的细节,看见月亮表面与深海场景,乃至引爆月球的瞬间……我们不但打开了对未来科技的想象和视野,而且产生了身临其境的窒息感。最令人震撼的当数“太空电梯”。“太空电梯”是科幻世界的代表性景观,它曾反复出现在名家的小说里,刘慈欣亦将其写进《三体》。不过,在电影中全面呈现“太空电梯”,《流浪地球2》堪称影史上的第一次。这部直通云霄的电梯,高9万米。至于其形态、内部结构、动力原理……细节如何,无人知晓。其制作难度之巨,可想而知。影片对于“太空电梯”的极尽“还原”,不但展现了主创团队的诚意,更让观众见识到中国电影工业迈向新时代的姿态。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局长、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周剑平介绍,2022年,北京园林绿化系统高水平完成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环境服务保障工作,通过丰富赛区及道路周边森林植被、增种常绿彩色植物、布置主题花坛等手段,提升了首都冬季的景观水平,彰显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生态之美。

  尽管推动因素很多,但是南美洲共同货币倡议要落地,并成为现实,面临的困难着实不小,前景难言乐观。

  近日,重庆市渝北区联合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举办渝邻合作“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为川渝地区劳动力搭建就近就业平台。在邻水县银鼎山广场,来自渝北区、川渝高竹新区及四川广安、邻水等地的企业搭设展台参与招聘。

  《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不止一次地感慨:“国家科技工业实力的提升,是我们拍摄科幻电影最大的底气。”殊不知,之于“国之重器”而言,透过扎实的文艺创作,也得以让大众对于中国航天事业与工业发展,有了更直观真切的感知。这几日,中核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建二局、中国石油的官方微博,都借由《流浪地球2》向大众普及“硬知识”,银幕内外的互相喊话,构成一对创作与现实的热血互文——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

  2022年,在地缘政治冲突延宕、产业链供应链挑战加剧、通胀压力持续攀升等冲击下,全球能源市场持续承压。面对严峻的能源供应形势,一些国家的能源政策出现“摇摆”,给全球减排带来更多变数。

杨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