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文学习到推广,这位汉学家促进匈牙利人读懂中国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7 16:18:10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题:从中文学习到推广,这位汉学家促进匈牙利人读懂中国

  作者 马帅莎 国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希望更多匈牙利人通过学习中文、接触中国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国、喜爱中国。”从一名中文学习者到中文教育推广者,匈牙利汉学家、罗兰大学副校长伊姆雷·豪毛尔(中文名郝清新)多年来致力于促进更多匈牙利人读懂中国。

  近日,郝清新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谈及与中文的渊源、和中国的情缘。他曾学过日语、英语、德语、法语等,但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向往,最终选择钻研中文这门语言。

  对郝清新而言,学习中文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掌握数量庞大的汉字。初学中文时,郝清新就跟6岁孩童一样,一笔一画练习写汉字。他的老师曾说,“汉字不应该在你脑子里,而应该在你的手里”,这句话让郝清新印象深刻,也受益匪浅。“学中文很难,但对我来讲是一种乐趣。写字既能欣赏汉字结构之美,又像打坐一样,能让人静下心来、心无旁骛。”

  为了尽快掌握这门语言,郝清新回忆说,“当时一年学了1000多个汉字,既学现代汉语,也读古文,既练简体字,也写繁体字。”

  其中,郝清新尤爱古文,“中国古文美丽简约,4个汉字就可以表达出许多内容”。他还将自己喜欢的中国典籍《左传》《史记》等翻译成匈牙利语。

  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郝清新逐渐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古代哲学、佛教等内容展现出浓厚兴趣,在研究领域有所建树,成为一名匈牙利汉学家。

  在他看来,看原文、看古文,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只看外文介绍很难完整体会到内在的思想。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看懂中国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了解中国的现在,还知道中国的传统。

  郝清新还有另一个身份: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匈方院长。为了让更多人领略中文之美,更好地了解中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文教育推广。

  早年间匈牙利中文教育资源有限,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过去,人们只能来罗兰大学中文系学习中文。”郝清新说,2006年匈牙利第一所孔子学院罗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建立,对于匈牙利中文教学可谓“雪中送炭”。

  “中文热”在匈牙利行之有年,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有丰富的现实生活土壤。郝清新表示,匈中两国传统友好。匈牙利学者认为匈牙利人来自东方,两国人民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两国文化传统亦有许多相通之处,都非常重视家庭、热情好客。同时,随着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紧密对接,越来越多中资企业来匈投资发展,两国人文交流也更加密切,对当地人来说,中文学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如今,匈牙利不仅开设了5所孔子学院,还有匈中双语学校这样的“闪亮名片”,它们与多所大学中文系、中文教育机构等,共同构成多层次、广覆盖的中文教育体系。中文已被纳入匈牙利国民教育体系,并成为高考科目。

  郝清新一直在推动中文教育本土化。在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之初,他就深感匈牙利版中文教材的必要性,站在匈牙利本国视角,在教材中呈现匈中关系与两国文化。为此,他带领编写匈牙利第一套本土汉语教材。

  此外,郝清新还倡导由匈牙利人担任中文教师。在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文化课教师都是当地人。在他看来,由匈牙 利人教授中国文化,可以拉近匈牙利人跟中国文化的距离,极大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和

  “匈牙利有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大意是‘如果遇到了很困难的事,对我来讲,就如同学习汉语一样’。我觉得随着学习和掌握汉语变得不再困难,这句话未来或许将走入历史。”郝清新说。(完)

  从西九龙站步行前往附近的九龙站,旅客搭乘东涌线只需一站就可抵达中环,然后登上翻新后的山顶缆车。沿着这条逾百年历史的山径,驶向太平山顶,在古朴的车厢装饰与窗外的都市楼景里,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在这里交汇。

  <strong>两名总统分别接受调查:“皮球”在司法部</strong>

  苏州实验室获批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一系列标志性创新平台建设在江苏取得重大进展。物联网、生物医药等10个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江苏省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左右,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2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05.8万辆,销售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上每卖出10辆汽车,就有4辆是新能源车。2022年12月和1月相比,全国充电站数量总体增长了近五成。

  15日上午,博斯腾湖的冰面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伴随着鱼把头和渔民们整齐的号子声,120多米的巨网从博斯腾湖的冰面下缓缓拉出,大大小小的鲤鱼、鲢鱼、草鱼等鲜鱼在网中打着滚、撒着欢,场面异常壮观。

  在资助基础研究这件“难而正确的事情”上,以腾讯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开始探索前行。早在2018年,腾讯便与多位中国科学家联手发起“科学探索奖”,已资助200位优秀青年科学家。

黄镇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