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接获复牌指引,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8 02:34:21

  前五个月权益销售约216亿元。

  停牌两个月有余,碧桂园收到了来自联交所的复牌指引。

  6月27日晚,碧桂园发布的复牌指引显示,该公司需根据上市规则规定刊发所有尚未公布财务业绩及处理任何审核修订;证明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13.24条,也即发行人经营的业务须有足够的业务运作并且拥有相当价值的资产支持其营运等。

  联交所指出,碧桂园须满足复牌指引、对导致其暂停买卖的事项作出补救及全面遵守上市规则以令联交所信纳,方可获准恢复其证券买卖。

  另外根据相关上市规则,联交所可将已连续暂停买卖18个月的证券除牌。对碧桂园而言,这一期限将于2025年10月1日届满。目前,碧桂园正在采取适当措施以符合复牌指引及相关上市规则。

  引发碧桂园此番停牌的事项,是该公司未能按时刊发2023年年报。

  3月末时,碧桂园表示,由于行业持续波动,其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需要收集更多信息以作出合适的会计估计及判断;同时,由于公司的债务重组工作仍在进行,鉴于项目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相关尽职调查涉及的工作量大、复杂度高,需要更多时间去收集相关财务资料,以谨慎评估集团现时及未来的财务资源与财务义务。

  由此,碧桂园彼时预计,需要更长时间以财报的编制工作,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无法按港交所相关规定于2024年3月31日前刊发。受此影响,碧桂园的股票自4月2日起停牌。

  目前,截至2023年末的财报仍在编制中,碧桂园的股票将继续停牌。

  业内表示,目前已有约40家上市企业出现了延期发布年报的情况,碧桂园延迟发布报告也在市场预期之内,同时股票停牌对公司的保交付、生产运营及债务重组等工作没有实质影响。

  碧桂园表示,将持续专注于物业项目的竣工交付及销售业绩的提升,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加强现金流管理、致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保证业务稳定及可持续运营。

  今年前5个月,该公司累计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216.5亿元,相较于2023年前5个月约1127.6亿元的权益销售额,同比下降约8成。这也使得碧桂园在面对今年超48万套的交付总量时,压力不小。在今年6月的月度管理会议上,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又强调了保交房的重要性,并表示今年的交付任务非常艰巨。集团总裁莫斌也表示,“一定要牢记保交房是我们的政治底线,要穷尽一切力量保交房”。

  在境外债务重组方面,自2023年8月至今,碧桂园推进债务重组已超10个月。碧桂园表示,正与包括代表银行债权人的协调委员会、代表债券持有人的项目小组在内的债权人团体及其顾问一同,积极探索所有可行的境外债务重组选项,以推进一个合适的全面债务重组方案。

  碧桂园目前已委任毕马威担任主要财务顾问、年利达律师事务所担任主要法律顾问,来协助评估其资本结构以及全面重组的实施。截至6月27日,全面重组方案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责任编辑:何俊熹

  为缓解尴尬,民主党众议员希夫为拜登辩护称,应确保区分特朗普和拜登对文件的处理方式,他强调拜登正在完全配合执法部门的调查。

  【案情简介】2021年9月,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陆续收到多起投诉举报,反映注册地址在漳州市诏安县的多家淘宝网店销售假冒品牌化妆品。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组织开展调查,经综合研判,诏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同时漳州市、县两级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成立联合专案组,共同侦办案件。2022年6月,联合专案组派出执法人员100余人,分赴广东深圳、辽宁大连、河北邯郸及福建漳州等地同时开展收网行动,一举捣毁化妆品售假窝点6处,现场抓获涉案人员73人,查扣大量假冒化妆品。截至目前,诏安县人民检察院已对本案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3人,另有21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过去这一年,中国服务贸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实现了规模和数量上的快速稳定增长。2022年1—11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4046.1亿元,同比增长15.6%。在全球贸易各项指标普遍比较低迷的情况之下,中国服务贸易还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实属不易。二是发展质量有了明显提升。2022年9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2022》指出,中国服务贸易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球第九,首次进入世界前十名。

  《管理规定》聚焦基础软件、语言文字智能处理软件、数字和网络出版物三大类信息技术产品,明确信息技术产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公序良俗;应当符合国家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根据中国智库未来工作研究院的报告,目前,全球超过34%的员工长期处于远程办公状态。“数字游民”数量在我国的快速增长,还蕴含着人们对工作与生活关系的反思。事实上,更在意生活质量、希望掌握工作主动权、对更加自由、灵活、多元就业方式的追求,已成为国人自我价值实现、生活质量提升的优先选项。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杭州1月16日电(汪恩民 张煜欢)随着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健康老龄化成为中国迫切需要破解的课题。如何真正让“幸福夕阳红”触手可及?加快建设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是迈向共同富裕之路上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胡宝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