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金融家”第四代亲属:千里追思太行山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2 15:05:08

  中新网漳州4月2日电(戴伟国)“为掩护携带着机密文件的通讯员撤退,高行长最终牺牲在了敌人的刺刀下。”太行山深处、河北邢台内丘县白鹿角村赵爱民书记指着当年高捷成一行的突围路线,动情地向陈子逸、杨纪翔讲述着。

  陈子逸、杨纪翔表兄弟是“红色金融家”高捷成烈士的第四代亲属。3月31日,兄弟俩第一次踏上追寻曾外祖父战斗过的红色之旅,从福建福州、北京朝阳到河北邯郸,虽然相隔数千里,却阻挡不了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既是我们对祖辈的思念,也是对革命先烈的敬仰!”陈子逸说,出发前,奶奶高淑兰和其他长辈一再嘱托,不仅要追寻亲人足迹,更要传承红色家风。

  高捷成于1909年出生于原漳州市龙溪县一个普通手工业家庭,1927年考入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32年于漳州加入工农红军,被誉为“红军会计制度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金融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先后任八路军冀南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行长兼政委、冀南税务局局长等职,是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1943年5月,牺牲于内丘县侯家庄乡白鹿角村,年仅34岁。

  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陈子逸兄弟俩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高捷成烈士的墓碑前,献花、肃立、鞠躬,再次看到亲人在“眼前”,兄弟俩眼中闪烁着泪花,凝视着墓碑上镌刻着的名字,久久不愿离开。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兄弟俩一同参观高捷成烈士事迹展,在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中,追忆起高捷成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在邯郸银行鸡泽支行行长何广利的陪同下,兄弟俩驱车前往太行山深处、位于河北邢台内丘县境内的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白鹿角村。白鹿角村以白鹿救唐传说而得名。村子不仅自然环境优美,更有着值得追寻红色的印记:抗日边区政府曾在此成立;秦基伟、杨秀峰、杨克冰等老一辈革命家都也曾在此运筹帷幄,坚持革命。

  而这片红色土地对于首次前往白鹿角村的兄弟俩更 有着深远、沉重的意义,他们的亲人高捷成烈士曾经生活于此、战斗于此,也牺牲于此。

  “根据原来村里还在世的老人讲述:那天下着小雨,大家伙儿在院子正准备吃饭时,枪响了,敌人奔袭而来包围了村子,大家全力往大院后门的深山上跑。本已脱险的高捷成发现通讯员没有跟上来,又返回大院寻找接应,最终牺牲在敌人的刺刀下。”聆听赵爱民的介绍,兄弟俩详细询问高捷成当年的突围路线。

  当听到曾外祖父为救通讯员而牺牲时,杨纪翔深情地流下了眼泪,他说:“我曾外祖父真的太伟大了,作为红色银行的高干,把下属当亲人一样对待,甚至是舍生忘死相救,直至光荣牺牲、以身殉国,可见当年我军的战斗力有多么地顽强,战士们定会付出一切为革命胜利而全力斗争。”

  “由于当年情势紧急,高行长就地掩埋于此。隔年,坟墓迁往涉县石门村,几年后随着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高行长同其他烈士长眠于烈士陵园。”赵爱民说。

  沿着高捷成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兄弟俩一路听、一路记、一路想,抗战时期波澜壮阔的金融战是那样的艰苦和不易,亲人的无私奉献、先辈的敢于斗争精神再次感动兄弟俩。

  “这次,我们作为高捷成烈士的第四代后人来到他当年战斗直至最后光荣牺牲的地方祭扫,既是深切缅怀亲人的光荣事迹,学习太行山深处峥嵘的红色革命历史,同时也是兄弟俩接过追思缅怀的接力棒,在新的长征路上,更好地传承红色家风”。杨纪翔说道。

  当天,陈子逸、杨纪翔还参观了由内丘县委县政府于2021年建成的高捷成烈士纪念广场和纪念亭,并献上鲜花和深深的缅怀之情。杨纪翔说,他们会将这次红色追寻之旅告诉亲人,让红色家风代代相传。(完)

  从波士顿来纽约跨年的艾玛说,虽然路途劳累,但能见到闺蜜并一起到时报广场迎接新年,觉得一切都值了。艾玛告诉记者,“希望疫情真的过去,希望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

  和市民、游客同样笑意盈盈的,还有古城中街的商铺经营者们。“近几日客流明显增加,店里销售额也不断提高,我们的信心又回来了,我们争取做更好地服务,取得更好的成绩。”沈阳中街一商铺经理表示。最近几天,中街里的老字号商场、大型购物广场也均迎来了超高客流,销售额基本恢复到历史同期水平,其中超市、影院客流创出新高。

  <strong>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strong>

  “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

  “太乙游龙拳”网络赛分为参赛者拍摄上传视频、投票、评审等多个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最终共有参赛视频1535个,参赛者5585人,累计投票76.89万张。

  2022年,刘世先夫妻俩承包了一座占地4亩的大棚,8月开始种植了12种蔬菜,现在大部分蔬菜已经上市。“我在家里种菜,我丈夫在市场上卖菜,和以前比起来,不仅成本降低了,在供应上也更有保障。”刘世先说,租用的温室大棚和提供的技术服务由当地政府无偿提供。

阮伦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