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的“龙” 是“Dragon”还是“Loong”?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03 16:12:27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Loong”多次出现在CGTN的报道中

  在目前的中小学教材中,“龙”的英文多半被翻译为“dragon”。但最近这一个月,随着龙年的临近,“龙”的英文翻译中“loong”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如1月9日,CGTN在报道“新春龙舞挑战赛”活动时,把“龙年”译为“Loong Year”,把“龙舞”译为“Loong Dance”;在小年报道中,CGTN也将“‘龙’主题的艺术品” 译为“loong themed artwork”。

  不要觉得这是个陌生的词,“Loong”的最早出现甚至可以追溯到1809年,英国传教士马希曼在翻译《论语》时,对翻译中用到的基本汉字进行了注音,其中对“龙”的注音便是“loong”。在现代,“Loong”也并不是第一次被使用。中国第一块电脑 CPU 芯片“龙芯”的英文名就叫“Loongson”; 功夫巨星李小龙的英文名 ,被译为Lee Siu Loong。

  “Loong”虽然是个英文单词,但长得却挺有汉字的味道,中间两个“o”就像龙的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加长”的“long”也能较好地在外形上描述“龙”或者“龙舟”的长条状外形。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师程水英介绍,英文翻译时,对于汉语中的一些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专有名词,音译是一种比较巧妙的翻译方式,可以向译语读者输入源语文化信息,如功夫(kungfu)、豆腐(tofu)、粽子(zongzi)等。如今将“龙”译为“Loong”,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Loong”和“Dragon”有啥区别?

  长着“大眼睛”的“Loong”和“Dragon”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专家介绍,英文单词“dragon”所指代的龙,指的是欧洲神话中的一种虚构动物,体格庞大,形象凶悍。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多半带有美好的寓意,是吉祥、高贵、勇敢的象征,中国人也自豪于自己是“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形象凶悍了可不合适。于是,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发布的吉祥物“龙辰辰”便以萌萌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胖乎乎的身体,大大的眼睛,随之而来的还有“龙辰辰”的官宣英文名“Loong Chenchen” 。央视还对“Loong Chenchen”的名字做了解释:

  Loong, which means dragon in English, has long held significant spiritual and cultural importance in China. The mascot embodies auspicious meanings of good fortune, peace and happiness. The image of Loong Chenchen comes from many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that have the image of loong.(“Loong”在英文中的含义是“龙”。“龙”一直以来在中国具有重要的精神和文化意义。吉祥物“龙辰辰”寓意吉祥、平安、幸福,创作灵感来自中国考古发现中的众多“龙”的形象。)

  微信公众号“上海文联”曾对“Loong”的接受度进行过调查,参与投票的网友中,超过九成在“Loong”和“Dragon”之间选择了“Loong”。

  还有版本取了“公约数”,出现了“Chinese Dragon”

  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也上新了“龙”的英文翻译,收录了词条 “Chinese dragon(中国龙)”。对于“龙”的翻译争议其实一直都存在。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师程水英给记者展示了相关资料,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政协委员提议,对“龙”的英文翻译进行进一步明确。据澎湃新闻报道,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黄佶早在2006年就提出,“龙”不应该翻译成“dragon”,“loong”才应该是“龙”的正确英译。

  熙熙攘攘的学术圈,对“龙”的英文翻译并没能统一意见。有观点认为,我们不必改译龙,而应该去改变外国人对“dragon”一词的理解。支持把“龙”译为“Loong”的学者则举例佐证,中国传统的“赛龙舟”如果翻译为“dragon boat racing”,此处的“dragon”容易被曲解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因此不妨音译为“loong”。那么,“赛龙舟”则可对应翻译成“loong boat racing”。这样翻译,似能更好地表达这项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也不容易造成误解。

  据悉,该渔船船主张某当天凌晨5时许与4位朋友从东兴市竹山码头出发,前往事发海域钓鱼,行程中,渔船突然被巨大涌浪掀翻,几人费尽力气,爬上船等待救援。

  2022,已经画上圆满句号。

  从具体贸易伙伴看,2022年前11个月,我国对东盟出口3.4万亿元,增长22.2%;对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出口9914亿元、4749亿元、571亿元,分别增长14.7%、23.4%、13.9%,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对日本出口1.1万亿元,增长7.8%;RCEP对我国外贸增长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strong>天下为公行大道</strong>

  国际航线方面,2022年,南宁机场已逐步恢复至新加坡、吉隆坡、金边、曼谷等东盟国家国际客运航线,周航班量恢复至11班。后续,南宁机场在稳定加密现飞国际客运航线航班的基础上,计划陆续恢复至河内、胡志明、马尼拉等东盟国家首都及重点城市航线,加快推动恢复南宁国际客运航线。

  在辞旧迎新之际,河南多地举办跨年活动,音乐和美食不但为城市带来满满的“烟火气”,也为城市文旅消费增添了动力。

黎任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