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基金发展举步维艰,人才匮乏,量化总监屡遭质疑

原标题:长信基金发展举步维艰,人才匮乏,量化总监屡遭质疑

丁香久久女优av,国模冰莲人体私拍图片视频-ep8BN147m9yoK3-长信基金发展举步维艰,人才匮乏,量化总监屡遭质疑。

  来源:Y趣理说

  在公募基金行业中,行业排名和基金规模是衡量公募基金公司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各大渠道,尤其是大银行的准入门槛。排名和规模越靠前,公司越容易获得大渠道的认可。

  净利润则直接关系到各方股东的利益,特别是作为长信基金大股东的长江证券。作为A股上市公司,长信基金的净利润波动直接影响到长江证券的净利润,从而影响其市值。

  那么,长信基金近年来的表现如何呢?在覃波的带领下,长信基金的整体业绩如何?让我们来详细看看。

  01

  表现乏力,净利润下滑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 年6月12日,长信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在1861.43亿元,行业排名位列第34名

  客观数据表明,过去长信基金其规模规模增长乏力,尤其是在权益基金这块,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仅仅只有191.16亿元。

  再来看看另一个关键指标:净利润。

  据wind数据2023年年报显示,长信基金2023年年报的净利润为1.34亿,同比下滑-22.27%。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五年,尤其是最近三年,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但长信基金的净利润却一直停滞不前。

  尤其是在2019、2020年,基金行业迎来了高速增长期,但长信基金的净利润同比仅增长了个位数。

  面对这样的净利润表现,长信基金可能也感到压力,如何向大股东交代?

  02

  量化总监业绩拉胯

  在A股市场波动明显加剧的背景下,量化基金受到机构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但从今年内的业绩表现看,长信基金的量化基金大多表现不佳,亏损严重。

  引领长信基金公司量化大旗的是量化投资总监左金保,但这位任职年限超9年的“菜鸟”投资功力却是让人难以恭维!

  目前其管理基金数量高达8只,妥妥的“一托多”,其中一只管理长达7.9年的产品依然亏损。

  该基金为长信电子信息行业量化A,不仅年内跌幅达-12.09%,而且成立7.9年来,基金竟然累计亏损了-22.20%,同类排名都是垫底,长期亏损。   

  从各季度的重仓股来看,该基金完全聚焦于中小创科技股,并且股票持仓基本维持在89%以上。如此高比例重仓科技股,完全无视市场行情的变化,这种“傻瓜式”投资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公开资料显示,左金保于2010年7月加入长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量化投资研究和风险绩效分析工作。他曾担任公司数量分析研究员和风险与绩效评估研究员,目前担任量化投资部总监。

  左金保担任这一职务本来就令人质疑颇多,涉及的基金类型跨越了股票、混合和债券。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基金外,他目前管理的其他基金整体表现也不理想,多数基金遭遇惨跌。

  03

  “迷你基”扎堆,规模增长缓慢

  众所周知,公募基金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管理费,而发行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管理费收入的多少。遗憾的是,截至目前,长信基金年内仅发行了两只基金,规模仅为6.28亿元。

  长信基金不仅自身管理规模增长缓慢,今年以来,长信基金已经有3只基金清盘了。其中,1只清盘基金为混合型基金,1只债券型基金,1只灵活配置型基金。

  除了以上已经清盘的基金外,还有“迷你基”扎堆。

  wind数据显示,截至至今,长信基金旗下产品中,超过44只基金规模少于2亿元,21只基金规模少于5000万元。

  多只基金站在5000万元的清盘预警线之下,如何处理“迷你基”问题也是长信基金正面临的难题。

  对于存在较多“迷你基”的基金管理人,未来可能面临监管趋严的风险。

  04

  人才匮乏,制约瓶颈

  基金公司规模落后的原因无外乎业绩水平不佳和投研实力匮乏。

  根据wind数据长信基金拥有32名基金经理人均管理产品数2.78只行业平均水平为2.66只

  长信基金的“一拖多”现象也相当严重。在32位基金经理中,有14位管理的基金数量在5只及以上。其中,杜国昊管理的基金数量达到10只,总规模高达755.30亿元;吴晖管理9只;左金保、李家春和冯彬各自管理8只基金。

  基金公司要想提升规模,需要不断加大对基金经理的培养,并持续升级投研体系,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人才匮乏至少是制约长信基金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

  只有业绩出色,基金公司才能拥有真正的规模增长动力。

  数据来源:wind 时间截至:2024年6月12日。

责任编辑:何俊熹

  关于美国在华企业。美国在华有7万多家企业。据美中贸委会统计,近90%是盈利的,大多数想继续留在中国发展。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但同时,不管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在中国经营都要依法经营。/Default.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