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湖南浏阳发展大棚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来源: 南风窗
2024-06-20 11:18:53

  中新网浏阳6月19日电(易芳霖)盛夏时节,果树飘香。走进湖南浏阳市金刚镇石霜村小寺组果蔬种植基地大棚,果农种植的圣女果大量成熟。深绿色藤蔓映衬下,一串串好似红宝石的圣女果镶嵌藤蔓间。

  “果实生长过程中没有打过农药,纯天然绿色食品,个个颗粒饱满。”果农捧着刚采摘下来的果子对游客说。大棚里,务工群众忙着疏枝、采摘, 游客三五成群观光打卡。

  一直以来,石霜村村民都有种植蔬菜传统,但因市场及种植技术等原因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如何利用独特地理优势,让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是石霜村支两委一直思考的问题。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近年来,石霜村坚持把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在大棚经济上下足功夫,使温室大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的一把“金钥匙”。

  产品要想吸引顾客,品质必须过硬。果树基地大棚内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质优良,全程用物理、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养出的每一颗圣女果质量都响当当。

  “我们在圣女果的种植、养护、销售等环节,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出产的圣女果品相好、味道佳、产量高,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相信一定会有非常好的销量。”看着大棚里的圣女果,石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书记肖孝炳十分自信。

  据了解,石霜村村民委员会立足发展果蔬种植,持续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产业发展上发力,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果蔬种植基地,并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发展智慧果蔬大棚,在产业选择、技术培训、产销对接等方面下足功夫。

  目前,该村圣女果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实现了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跑出了群众就业增收的“加速度”。(完)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新疆地区共有夜经济相关企业2.1万余家,2022年新增企业4400余家,月平均增速达33.2%。从地域分布来看,乌鲁木齐、喀什以及伊犁位居前列,分别拥有3870余家、3220余家以及2750余家。乌鲁木齐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显示出潜力大、韧性足、热度高的消费特色。

  “再见,朋友们,欢迎再来‘双奥之城’北京!”当TK89次航班缓缓关上舱门,在首都机场公安局北京冬奥会安保总指挥部内,民警们祝愿冬残奥会离境高峰中最后一班飞机一路平安。

  2021年我国共计引进祖代蛋种鸡157093只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FBI何时会突袭拜登的许多住宅,甚至是白宫?这些文件肯定没有解密。”

  “让规范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规范,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这逐渐成为一线执法民警的自觉追求。

  当下,尤其需要呼吁拒绝滑野冰,一方面是因为滑野冰的危险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如今随着新冠“乙类乙管”,人们出门的频率增加,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上冰面。此外,中小学生放假,无人看管的户外活动增多,也都更加需要重申滑野冰的危险性,防患于未然。

李美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