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回应菲总统涉南海问题演讲:有关表态罔顾历史和事实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03 16:31:14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针对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香格里拉对话会发表涉南海问题演讲,中国外交部发言人6月3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菲方有关表态罔顾历史和事实,宣扬其涉海错误立场,歪曲渲染海上事态。

  有记者提问,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主题演讲,阐述菲律宾领土范围的所谓法律依据,声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南海仲裁裁决均承认菲合法权利,是菲南海政策的基石。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发言人表示,菲方有关表态罔顾历 史和事实,宣扬其涉海错误立场,歪曲渲染海上事态。

  发言人说,第二,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不包括中国南海诸岛。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是由包括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中国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并不在上述条约规定的菲领土范围之内。菲律宾武力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通过所谓《群岛基线法案》等国内立法对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提出非法领土主张,严重侵犯中方主权和主权权利,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中方坚决反对。

  发言人指出,第三,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是非法的、无效的。菲律宾未经中国政府同意,单方面提起国际仲裁,违反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越权审理,枉法裁判,所作出的裁决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不接受、不参与南海仲裁案,不接受、不承认该裁决,也不接受任何基于该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该裁决影响。菲律宾将非法裁决废纸奉为圭臬,无助于中菲涉海争议的解决,更不会为其非法主张增加任何合法性。

  发言人说,第四,近期中菲南海问题升温的责任完全在菲方。菲律宾违背自身承诺和中菲共识,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出尔反尔、背信弃义;频繁在海上侵权挑衅、制造事端;伙同域外势力在南海拉帮结派、炫耀武力;四处散播污蔑抹黑中方的虚假信息,误导国际社会认知。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出于地缘政治私利,支持配合菲方的侵权行径,利用南海问题挑拨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当前菲律宾外交政策为谁服务,海上行动为谁卖命,明眼人看得很清楚,自欺欺人不会让菲方取信于国际社会。地区国家应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将南海和平稳定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发言人表示,第五,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各国依法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不存在任何问题。中方愿继续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各国一道,管控海上分歧,深化涉海合作,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积极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把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但近几年韩国和一些国际机构的民调却显示,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偏差严重,特别是在全球主要国家中,韩国是唯一一个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比前几代人更多的国家。长期关注中韩关系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视中国为威胁”是韩国民间对华认知中最核心的部分,影响和左右着其他认知。综合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民调结果来看,认为“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平构成威胁”的受访者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从2008年到2022年,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比例从14.6%上升到了44%。

  黄鹏智表示,从技术角度讲,在黄浦江上建一条索道难度并不大,但因为是建在城市里,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会比较多,涉及的层面比较广,比如城市规划、通航需求、安全性问题等,加之资金投入巨大,且需要协调各方,审批和建设周期可能都会比较长。

  据黄鹏智介绍,索道救援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是通过缓降器把人放到地下,但因为是跨江,就需要船只来配合。第二是用直升机救援,但受到诸多客观条件影响,有一定的难度。第三,就是自我救援,即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索道低速运行,确保“能把人给送回站点”。

  正如本月早些时候在G7外长会期间,美国也敦促盟友一致应对所谓中国经济胁迫和军事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对此表示,要论经济胁迫和军事威胁,美方是这方面的老手,也是这方面的专家。美方应当反省和检讨自身搞胁迫外交的恶行,而不是向别国乱扣帽子。

  这是人民海军连续三年在成立纪念日之际发布专题宣传片。2021年4月22日海军主题形象宣传片《大海向党旗报告》,以3名基层官兵为人物主体,以一场实战化演练为故事主线,辅以战术口令、战斗警报、机器轰鸣、水中声呐等环境同期声,结尾从1921年到2021年跨越百年的时空对话,描述了人民海军发展壮大的辉煌航程。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妄议台海议题,尹锡悦在路透社的访谈中,还惹怒了俄罗斯。尹锡悦称,如果乌克兰出现“无法容忍”的情况,韩国将在人道援助和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向乌克兰方面提供武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和主要火炮弹药生产国,尽管西方在武器供应方面,向韩国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但韩国考虑到在俄企业的利益,以及俄罗斯对朝鲜半岛问题的影响力,一直避免与俄发生对抗。而现在,尹锡悦的表态标志着韩国政府“首次改变反对军援乌克兰的立场”。

吴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