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抢人大战”:提升年轻人从业意愿不是简单事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28 14:30:54

  孔德淇

  对于年轻人来说,畅通的职业上升通道是一颗定心丸。建立健全的职业发展体系,为年轻人提供明确的晋升路径和机会,须臾不可耽搁。这包括提供培训计划、职业技能提升课程以及领导力发展项目,帮助年轻员工不断成长。

  入职补贴数万元、提供免费住宿……在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国内行业规模达数十万亿元量级。但当前,我国养老体系面临“吸引不来年轻人、年轻人来了留不住”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大有效人才供给。不少地方纷纷发 布促就业新招,在养老赛道上演“抢人大战”。

  吸引年轻人,提高待遇是最直接的刺激手段。包吃住、就业补贴、节假日奖金等,都是如今许多地方政府的政策标配。比如,西安就业扶植政策明确,应往届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机构工作的,将视学历层次给予3万元—5万元不等的入职奖励;杭州市滨江区提出年轻人每月陪伴老人10小时以上,养老机构将提供标准公寓……这些举措为从事养老工作的年轻人提供经济支持和物质保障,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但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在发展,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就业意愿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相比于收获一份高收入,更倾向于追求更自由、更灵活、社会交际空间更大的工作模式。

  反观养老机构的工作,不仅内容繁重,工作时间也不短,早八晚七、月休4天更是常态。除了提高薪酬来吸引人才,养老机构还应“对症施治”,提供弹性工作制等更加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自由度,使他们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对于年轻人来说,畅通的职业上升通道是一颗定心丸。就目前来看,养老行业晋升通道较为狭窄,对于想要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相对有限。为此,建立健全的职业发展体系,为年轻人提供明确的晋升路径和机会,须臾不可耽搁。这包括提供培训计划、职业技能提升课程以及领导力发展项目,帮助年轻员工不断成长。

  养老行业用工难、招工难,或还源于社会对养老产业缺乏足够了解。在教学设计上,有必要激发在校学生对老年人情感陪伴的服务热情。例如,可以将陪伴失独老人和养老院老人作为学生校外实践的学分项目,要求学生在社区或养老院累积一定的志愿服务时间。这种做法不仅可以缓解社会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老人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通过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树立职业理想、确定人生规划。

  吸引年轻人到养老产业扎根,要释放待遇红利更要凸显意义价值,实现从“讲体面”到“求意义”的转向,才能促动更多年轻人敲开养老机构的大门,成为中坚服务力量。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12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5万亿元,出现较大规模缩量。其中,企业债券融资(年内罕见出现负值,为-2709亿元)、政府债券融资是主要拖累,信托贷款和表内人民币贷款是主要支撑。从全年来看,结构上非标融资是主要拉动项,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亦对社融形成支撑,企业债券、外币贷款和股票融资均为同比负增。

  提案提出了四点具体建议。一是保护环境与利用生态双促进,持续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二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推进市场化交易;三是实施生态补偿,体现价值化补偿,保障生态安全;四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更高效转换。

  要做好一些防护物资的准备,比如准备一些口罩、手消的防护用品以及干湿消毒纸巾等;

  这些“进藏中队”的前辈们,他们也曾梦想仗剑守故乡,却因一纸命令,甘愿用青春浇灌雪域格桑花。

  “每个乐章都有具体事件和人物,音乐根据脚本提供的文学内容来构思主题、结构、情绪。”廖勇介绍,如“千秋文脉”通过木管与弦乐的交织、竖琴与长笛的对话,表现岳麓书院七毁七建,而始终弦歌吟咏不绝于世,千秋文脉绵延不衰;“一院弦歌”则聚焦南宋年间朱熹、张栻会讲于书院盛况空前的高光时刻,揭示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中华传统文化根髓。

■杨 杨  李超强

林妙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