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30 10:12:41

  6月28日下午,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和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以下简称《唐人街》)重译发布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理论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邢菁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游天龙主持活动,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致辞。

  发布会现场,《唐人街》作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周敏分享了其多年来在华人社区社会经济研究方面的经历和体会,并表示,此番重译不仅是对过去研究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华人社区发展的展望与期待,希望通过此书能让读者全面地理解唐人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本书译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学者郭南与周敏是夫妻,他们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学术探讨,力求做到既保留原著的学术精髓,又使译文流畅易读。

  圆桌交流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指出,《唐人街 》深刻揭示了华人社区在美国城市中的社会经济角色,展现了这些社区如何通过内在的社会网络和经济活动实现自我维持和发展,为理解全球华人移民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认为,此书不仅有助于理解特定社区的内部运作,还能为更广泛的华商和移民群体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视角。他以自己受《唐人街》一书启发的研究为例,分析华人创业者如何在异国他乡通过勤奋和智慧建立自己的商业网络,以及华人如何在已经看似饱和的美国城际交通系统中,打造一套更具竞争力的交通网络,并使其成为促进商业和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

  随后,现场观众围绕华人二代的身份认同、唐人街的兴衰、国际教育的影响,以及华人社区经济与祖籍国发展的融合点等多个主题向嘉宾提问。与会人员一致表示,通过此次深度交流和互动,不仅加深了对华人社区和唐人街的了解,也为未来的研究和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完)【《中国新闻》报作者罗鲁峤报道】

  “看《消失的她》是今年第一次进电影院。”在东四环某影城,两位大学女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春节档虽然有不少好电影,但那时她们还有些担心疫情的反复。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暑假档期间有52.7%的观众是今年第一次走进电影院,《消失的她》《孤注一掷》《长安三万里》等多部电影的拉新比例都在一成以上。春节没能被拉进影院的观众,在这个暑期被大量召唤进了影院。

  2014年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为9%,2015年快速上升为29.9%,2016年这一比例更是上升到了48.5%。官方数据称,2016年棚改货币化帮助地方消化了2.5亿平方米的楼市库存。虽然自2017年后,住建部门不再公布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但其去库存的效果可见一斑。

  话题电影成为新的票房增长点后,国内电影制作方、发行方极有可能调整策略,接下来或许会有一批中成本制作却带有强话题性、情绪性的电影陆续进入市场。这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话题本应是影片的结果,一旦先行,变成‘大数据选题拍摄’模式,那不是本末倒置吗?”出现更多话题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是利是弊?也许还需要从业者们认真思考。

  过去一周,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相继访华。随着塔亚尼之访华,可以说,短短的一周之内,欧美三大国政要纷纷访华。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兼人事司司长张世昕9月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责是: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据接近政策部门人士透露,随着住建部明确将“认房不认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加上广州、深圳的示范作用,接下来广东各地市也会陆续落实政策。

谢颖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