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或为10万年来最热 2024年地球还会再掀热浪吗?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12 18:39:08

  2024年地球还会再掀热浪吗?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张佳欣

  升温可能还未停止。2024年,厄尔尼诺天气模式进入第二个年头,这通常会加剧全球变暖。1月,温暖的海水涌入东热带太平洋,全球海洋气温明显高于同期平均水平。英国《自然》网站刊文称,随着人类持续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2024年可能会出现比2023年更极端的天气和气候事件。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主任萨曼莎·伯吉斯表示,2024年热浪还会继续,但无法预测它们将在何时何地发生。

  年均气温或超阈 值

  根据多个服务机构1月上旬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1900年)水平高出1.34℃—1.54℃。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数据,去年每天的气温比工业化前的平均水平至少高出1℃,这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

  由于使用的数据集不同,估计值也有所不同,但所有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接近或高于《巴黎协定》设定的1.5℃阈值。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有近一半的天数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1.5℃以上,11月份有两天升幅超过了2℃。

  英国国家气象局分析认为,2023年的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1.46℃。该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很有可能超过1.5℃大关。领导这项工作的气候科学家尼克·邓斯通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作出这样的预测。然而,一年升温超过1.5℃并不意味着全球违反了《巴黎协定》。研究人员表示,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超过这一阈值才能正式判定。

  2023年的极端气候和天气影响凸显出人类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气候科学家表示,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当前经历就是对未来的一次预演。

  2023年或为10万年来最热

  各种气候数据服务机构一致认为,2023年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7月6日),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7月),以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几个月(包括6月—12月)。当研究人员将现代温度记录与古气候温度指标相结合时,他们发现,2023年可能是10万年以来最热的一年。

  伯吉斯说,造成2023年极端天气的因素很多。2023年,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68亿吨。2022年,汤加火山喷发,向大气中注入了吸热的水蒸气,也是一个因素。

  另一个因素是厄尔尼诺现象。模拟表明,地球现在处于或接近厄尔尼诺现象的顶峰。伯吉斯说,目前全球海洋的高热量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为海洋热浪提供动力。

  但研究人员仍未确定,2023年的极端气温是全球变暖正在加速的迹象,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全球气候系统自然变化造成的波动。

  美国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伯克利地球公司表示,2023年6月厄尔尼诺现象出现之前,气温开始飙升,部分原因是北大西洋和其他地区的自然变化。该团队预测,今年比去年更暖的可能性为58%,2024年肯定会是有记录以来最热或第二热的一年。

  气候变化的未来情景已出现

  受气候变化影响,2023年的极端天气频现。其中包括5级飓风“奥蒂斯”,它突袭了墨西哥城市阿卡普尔科,致数十人死亡。加拿大魁北克6月和7月的野火产生的烟雾蔓延到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的许多城市,甚至漂洋过海到了欧洲部分地区。7月和8月,希腊各地大火肆虐,烧毁了森林,夺走许多人和动物的生命。8月,在夏威夷的毛伊岛,一场由强风和入侵的野草引发的野火造成至少100人死亡。

  热浪也“烤焦”了世界许多地区。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连续31天处于43℃或以上的高温天气。在墨西哥,7月份的一场热浪致200多人死亡。三年的大旱和气候变化让东非同时面临粮食危机和难民危机。

  到2023年底,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上,全球领导人首次同意摆脱化石燃料,但许多人认为此举相对于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来说“太少、太迟”。

  追溯历史,上海文庙已有700多“岁”。资料显示,它始建于1294年,毁于1853年,1855年于现址重建,1997年进行了首次改扩建。而此次上海文庙再度进行改扩建,一方面是因为年代久远,建筑内部结构有所老化;另一方面是为了推动老城厢文化与城市更新更好地融合。其“变”乃内外兼“修”,不仅出现在文庙里,也出现在文庙外。

  地震发生后,多位网友称,云南禄丰市、新平县、易门县等地均有震感。

  2022年女足亚洲杯,中国女足在半决赛“点杀”日本队,又在决赛逆转击败韩国队,时隔16年重返亚洲之巅。

  福建省数字经济企业商会会长蔡清荣表示,未来,数字化转型是各行各业的必修课,而不是选择题。他认为,让真正要数字化转型的中小企业,实实在在得到政策的扶持和实惠,才能抢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机,加快福建省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苏纳克政府对加薪要求采取的强硬态度,导致英国在过去3个月内“罢工潮”不断,其支持率也受到影响。据《伦敦时报》最新民调显示,有72%的受访选民预估,苏纳克下次大选连任希望渺茫。

  “‘魁星’寓意‘点状元’,村里考大学的人家,都搭红祈福希望独占鳌头。”李富先说,千户营的高台从最初的三台,到之后的五台、七台、九台,绑单不绑双,所以现在增加到了十九台。

吴雅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