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该不该喂?沪上中外居民共商“喵”计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16 15:44:18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题:流浪猫该不该喂?沪上中外居民共商“喵”计

  中新网记者 郑莹莹

  来上海生活多年的法国姑娘乐盖曦养了三只猫,作为爱猫又爱狗的年轻一族,她时常还会在包里放一些可以喂猫的食物,在合适的地方喂流浪猫。

  大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人们对宠物寄托的情感也格外强烈。流浪猫该不该喂?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里, 居民们对此很“纠结”。

  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丽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施寅说,有些爱心人士在喂猫过程中只喂不管,残留的食物会滋生蚊虫、细菌,给小区的环境带来一定影响。

  她的看法代表了一部分沪上居民的想法。有的居民认为,如果爱猫人士真的爱猫就带流浪猫回家,而不是在公共场所投喂。

  乐盖曦说,“喜欢它(流浪猫)就带回家,这样的事我已经做了几次了,但是家里没那么大,喜欢就带回家,这其实也要看条件。”

  乐盖曦所居住的黄浦区位于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2023年7月至今,黄浦区相关政府服务部门收到了61张关于流浪猫的便民热线工作单据,在这些工作单据中,有的居民对收治流浪猫不满意,有的居民对不收治流浪猫不满意。

  流浪猫投不投喂,成了社区治理的一道难题,而坊间已在摸索解决的路径。

  黄浦区打浦桥街道汇龙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丁文亮告知,2018年的时候,汇龙居民区有58只流浪猫,确实给小区居民带来不小的困扰。于是小区的爱猫人士组成了志愿者团队,这个团队做了这么几件事:一、给社区的流浪猫做绝育;二、通过科学投喂的方式,将流浪猫引导到特定的活动区域;三,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引导爱心认领,为流浪猫找到温暖的家,5年来该居民区有16只流浪猫被爱心认领。

  “我们小区从2023年开始进入了流浪猫治理的3.0版本,引入‘智能猫屋’,可以通过摄像头随时观察流浪猫的状况。”丁文亮说。

  不仅是黄浦区,在上海长宁区,新泾镇绿八居民区也有一支关爱流浪猫的“七仙女”志愿者团队。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观锡还记得那是2016年,社区里有很多流浪猫,有时候老人、小孩在广场上晒太阳也会被咬,因此激发了社区矛盾。

  作为“基层守门人”,刘观锡立马紧张了起来,赶紧将社区里爱猫的阿姨们召集了起来,“七个阿姨,私底下我们叫她们‘七仙女’,这些热心的志愿者们立马展开了‘猫口普查’。”

  “猫口普查”出90只流浪猫后,该居民区开始“东猫西迁”。刘观锡说,这小区西边有一处合适的地方,“东猫西迁”后,现在那里成了爱宠乐园。

  尽管已有探索、也积累了经验,但社区关爱流浪猫毕竟要持续投入人力、财力。“流浪猫该不该喂?”这一问题在上海这样一座文明、开放的国际大都市,也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副书记盛文伟就不太赞成喂流浪猫。在他看来,猫虽然挺好的,但大家要想明白,流浪猫是怎么来的,“如果一开始是弃养、走失等原因导致流浪猫的出现,那么‘流浪猫二代’‘流浪猫三代’肯定是野生动物,我们尽量不要影响它们。”

  但对于一些爱猫人士而言,盛文伟所提及的“生存法则”或许可以理解,但难以遵循。因为流浪猫就生活在都市人身边,爱心人士看了难免比较心疼。

  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看来,在“流浪猫该不该喂?”这一问题的背后,本质是社会问题、治理问题,“在喂和不喂的背后,我们需要打造一个治理体系,让不同的意见得以交流,让制度建立起来,让规则能够形成。”(完)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生态地位特殊,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北半球气候敏感启动区、全球生态系统调节稳定器和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

  国焕新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的宣贯力度,积极推动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及相关行业管理的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从业人员等,在落实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制定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优质的养老服务以及从事养老服务相关研究中执行《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共同推动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与电影人一道,把光影艺术和古城文化相结合,把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相结合,把平遥国际电影展打造成国内外电影人向往的诗与远方。”中共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说。

  在当晚的招待会上,还举办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包括中国旅美演奏家带来的中提琴和钢琴合奏版《草原之歌》;美国乡村音乐家Kyle Dillingham用小提琴演奏的《老朋友》和《达坂城的姑娘》以及川剧《变脸》等。当晚,使馆大厨和大华盛顿地区多家知名中餐厅还搭建了中华特色美食展台,吸引了大批来宾前来品尝北京烤鸭、醉香排骨、金沙虾球等中华特色美食。

  近年来,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内蒙古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和有效模式。

  中新经纬1月18日电 (李自曼)“这买金子跟抢大白菜似的!想看个样式都看不了!”在北京西城区菜百首饰,一位几次三番想要挤进黄金首饰柜台前方的顾客感叹道。

孙寿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