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持仓比例触及历史最低水平 机构称超200亿港元有望回流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28 15:49:55

  对此不少投资者疑问外资后续能否回流港股?在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的话语权逐步增加的同时,外资动向仍是关注焦点。

  长线资金流出趋势收窄

  截至4月30日, EPFR统计的全球基金(外资)持有中国资产的总规模约2443亿美元,这是较为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方式之一。

  分区域看,大中华地区基金、亚洲(除日本)基金、新兴市场基金、亚太基金持有中国资产占比较高,分别为61.7%、31.1%、22.3%、20.5%。其中,主动管理的外资基金持有中国资产规模约782亿美元,占全部外资基金持有中国资产比例仅32%,远低于中国资产中实际主动管理资金的持仓比例。因此,中信证券认为,主动外资配置情况更加能够代表外资实际的情绪变化。

  从外资流入区域资产角度看,4月中旬以来,主动外资流出中国市场资金明显收敛,从周度流出7.8亿美元收窄至仅流出1亿美元。结合全球资金流向来看,中信证券指出4到5月间全球资金并非出现所谓“东升西落”现象,即流出估值较高市场的同时流入中国资产,而是外围扰动缓解带来的全球资金边际宽松。而5月下旬以来,外资再度流出中国市场。

  港股持仓比例触及历史最低水平

  从港股托管资金测算看外资流向:在4月22日至5月20日间,港股通、外资中介、内资中介分别净流入332亿港元、267亿港元、-584亿港元,外资转向流入港股市场。同时外资持有港股市值的比例也抬升0.6个百分点至73.6%;5月20日以来,政策预期回落背景下外资也再度流出1040亿港元;持仓比例回落1个百分点至72.6%,再次触及历史最低水平。

  外资未来的流入空间几何?

  中信证券将本轮4-5月的外资阶段性流入与2022年以来具备相近宏观背景的4次外资阶段性流入情况进行对比。五轮市场反弹大多具备:外围风险阶段性缓和(地缘风险或货币紧缩预期)、内部政策预期抬升(稳增长、稳地产等)、估值处于绝对低位、未来基本面预期改善等相似特征。但截至当前本轮的反弹更多依靠政策预期及市场情绪驱动,基本面尚未体现出持续改善的趋势。

  若后续基本面及政策预期持续回落,则本轮外资流入或已至终点。但随着未来地产去库存政策进一步落地,叠加三季度基本面呈现持续改善趋势的预期,本轮外资流入或可对标2022年11月-2023年1月的情况。假设三季度经济基本面改善趋势得到确立,则估算托管资金口径下外资仍有200亿港元-400亿港元的回流空间。

责任编辑:张倩

  画作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品位。唯有尊重自然,顺应规律,回归质朴,才能撷取大自然最美的春意。岁朝清供,其灵魂就在一个“清”字。

  在黑龙江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度假区,数十条雪道如银白绢帛舒展在天地之间。前来滑雪的游客们脚下雪花飞扬,转弯急刹,不时引发一阵欢呼。“山够高、道够长,每年我都来这儿滑上一周。”北京游客曹宁说。据统计,今年元旦以来,度假区日均接待游客2200人,同比增长145%。

  广州南站客运值班员王娟告诉记者,之所以广州南站客流稳定,井然有序,主要归功于开行夜间高铁。车站近几日来通宵运营,大大缓解了早高峰的客流压力。昨日凌晨零时到6时,广州南站开行夜间高铁64趟,平均每小时开行超过10趟。按计划,18日全天,广州南站开行高铁列车538对。

  1月18日,北向资金再度加仓A股市场。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47.35亿元,月内累计净买入额升至938.81亿元,创出新纪录。此外,该数据超越2021年12月份的单月历史高点889.92亿元。

  <strong>河南郑州:开展逾260场系列促消费活动</strong>

  东西南北中,神州共此时。

黄仲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