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江流域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

来源: 半月谈
2024-06-03 06:04:22

  中新网广州6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2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十年来,磨刀山遗址周边的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确认南江流域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展广东最早先民及其文化研究可行性的区域。

  其中,2023年南江流域开展新一期的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 址30处,包括洞穴类型遗址及动物化石地点等,为探寻更丰富的远古人类与文化遗存、更好地复原岭南远古环境与社会提供了重要新线索。

  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露天遗址,也是目前广东境内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古遗址。2014年4月至8月,当时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出土近400件石制品。考古人员根据地貌部位、地层堆积与文化面貌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推断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上、下文化层的整体年代可至中更新世偏早阶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约在距今60万至80万年。

  磨刀山遗址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本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长刘锁强称,围绕早期岭南探源工程设定的课题目标,接下来5年至10年磨刀山遗址要持续开展田野考古调查。该研究所将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古地质、古地貌、古环境的研究,为复原几十万年前的远古历史和环境提供资料。

  此次活动以“穿越磨刀山 探寻岭南源”为主题,展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并发布以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的《穿越磨刀山》纪录片。

  据悉,2023年10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提出,以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英德青塘遗址、英德岩山寨遗址等考古遗址为研究重点,实施岭南旧石器文化与远古人类演化、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等三个重大课题。(完)

  游客多了,吃住咋办?“房间都被订满啦!”汪满田河畔农家乐门前,未等游客问完,老板汪阿锋就给出了答案。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在海口府城地区过元宵能体验到古人诗词中的热闹场面。5日下午,在府城中山路、忠介路等路段,沿街居民化装成戏剧人物进行“装马匹”民俗巡游。据传,巡游既显示生活富足,又祈求一年平安。老住户秦女士一家冒雨前来观看。

  山东省济南市起步区起航实验小学副校长 李晓恬:通过复习巩固,一方面是让上一学期的知识更加牢固,同时也让孩子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青岛荷斯坦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义坚:可能奶牛的价值要占我们企业总资产的70%-80%左右。像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主要还是做这种不动产的抵押,奶牛生物资产,银行会考虑到可能资产不大好监管,所以很少有银行愿意做这种动产的抵押。

  “‘青岐’代表不忘金门祖居地,‘岩’代表做人要像岩石一样有骨气,‘莲香’则代表精神上的追求要像莲花一样圣洁。”百年洪家茶红茶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福州市金门同胞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洪植锦如是介绍百年洪家茶的名品——青岐岩莲香。

  目前,千灯在对古镇区进行修缮提升的同时,让历史文化焕发新生命。同时围绕“文旅服务、娱乐休闲、精品住宿、文化创意”四大板块,加快传统业态创新再造,进一步拓展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让古镇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完)

吴淑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