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华侨华人:新中合作互补性强 潜力大 前景广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16 12:58:44

  “每年5月我都会率领经贸文化代表团到中国进行考察访问,将优秀的新西兰产品、技术、资源和投资项目推荐给中国的企业家们。同时,也会在新西兰接待来自中国各省市的访问团,将中国的政策和项目介绍给新西兰企业。” 新西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和志耘常年奔走于新中两国之间,他表示,新中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未来将继续发挥优势,推动双方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医疗器械、大健康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的相互投资和产品发展。

  “作为新西兰的华文媒体,我们一直关注着新西兰和中国之间的多领域合作,尤其是在农业方面。我注意到两国总理还共同参观了新西兰农业技术展示。”新西兰格局传媒总编辑王浩表示,新西兰在农业、畜牧业和食品安全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多年来两国也在不断加强农业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谱写着互利共赢的新篇章。王浩认为,新中两国在农业技术合作领域还有许多潜力和机会,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近些年来,两国的人文交流得到了长足发展。新西兰和中国在创意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增多。两国人民通过各类文化艺术形式增强了彼此了解。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将中国的熊猫、三星堆等特色IP引入新西兰。”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总裁齐慧芳表示,自1998年以来,其所在的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已连续20多年举办新西兰中国电影节、新中摄影展、美术展、音乐会等文化交流活动。两国可在创意文化领域方面加强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打造特色IP,增进民间交流、文化互通的同时,带动经济效益。

  新西兰粤商会执行会长张云表示,自两国升级自贸协定以来,双方的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双向投资持续稳步增长。随着全球供应链调整以及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国可以在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技术合作和知识共享。

  新西兰山西商会会长张宇表示,近年来两国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共同探索光伏发电产业与畜牧业的融合。“中方宣布将对新西兰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这将有助于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我也将积极组织经贸交流活动,让双方企业家们有更多对话的机会。”

  据了解,以龙盛集团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化工研究公司为基础的龙盛研究院是浙江省级重点研究院,其热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自2016年起面向外部中小企业提供反应风险评估服务,助力中小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第一,全力做好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供应。药品方面,截至1月17日,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两类重点解热镇痛类药在连续17天保持2亿片产能的基础上,目前已累计供应51.4亿片,可以充分保障用药需求。医疗器械设备方面,随着重症救治医疗资源需求走高苗头显现,近期我部及时将工作重心聚焦到“防重症,保设备”。截至1月17日,小分子抗病毒药阿兹夫定日产量较元旦前提高148%,达到了74.4万瓶,日产量水平大幅度提升,可以满足当前医疗机构重症患者以及后续收治重症患者的用药需求,药品产量和产能大幅提升。目前,有创呼吸机日产量比元旦前提高了239%,生产规模在加大,目前已经达到了生产供应1808台;制氧机4天内日产量提高280%,最高日产量可超2万台,制氧机供给已能满足医疗机构基本需求。大家关心的指夹式血氧仪日产量超过46万部,不仅可以满足医疗机构需求,社会面供给也日渐充分。

  年轻球员露头角

  据悉,1月18日是2023年春运第12天,长三角铁路部门当日计划增开旅客列车262列(其中长途直通旅客列车151列,短途管内旅客列车111列),对245列动车组列车进行重联运行。在距离春节还有4天之际,长三角铁路迎来管内短途客流高峰,当天增开的短途管内列车较16日增加64列,主要方向有上海至安庆、池州、徐州、合肥、六安、淮南、淮北等,杭州至南京、淮北、阜阳等,合肥至安庆、黄山、蚌埠等,南京至芜湖、安庆、南通等,以满足短途管内客流快速增长的运力需要。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8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18日消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春节前夕,月星集团宣布启动“春回大地,‘职’等您来——月星大招聘”活动,面向公司内外延揽精英人才。本次招聘涉及高级经营决策层、高级运营管理类和部分专业领域的高级人才等共计百余个工作岗位。在月星招聘信息中还可以看到,在外部引入的同时,月星也非常注重内部精英人才的发掘与提拔。

焦俊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