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家以外的家”:实体公益项目缓解儿童异地就医难题

来源: 未来网
2024-06-02 05:13:53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夏宾)对外地小朋友来说,北京之旅意味着什么?大部分孩子可能是博物馆、游乐园、皇家园林、知名学府,但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北京的印象就变了。

  来京异地就医的患儿,对他们来说,北京可能只是嘈杂的火车站、简陋的出租房和充满消毒水味道的医院。

  “算上医保报销完的部分,一年还要20万元,其中一半是生活费。”一位白血病患儿家长对记者表示。无疑,孩子身患重症给一个家庭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打击,还有经济上的压力,尤其是来北京异地就医的家庭。

  “有统计数字显示,2023年异地就医的人数超过1亿人次,其中有很多的病童,让我们看到,有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麦当劳中国首席影响官顾磊在接受中新网等媒体采访时说。她也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麦当劳叔叔之家(下称“叔叔之家”)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主任。

  2006年,上述基金正式设立,推动“叔叔之家”建设,目前已在北京、上海、长沙落地。北京的叔叔之家位于北京儿童医院西门的对面,与医院一街之隔 ,为的就是给入住的患儿家庭提供便利。

  沿楼梯而上,墙面上勾勒着北京的四季,步行至叔叔之家门口,以春节为主题的画作结尾。在这幅充满年味的画作中代表祝福的楹联中写着“在一起就是家”。在这里,有10个房间均可以住下患儿和家长,并配备单独的卫生间。

  公共区域则有共享厨房、洗衣房、餐厅、活动室等。每个家庭入住时,可以领取到包含米面粮油、卫生纸、洗发水等在内的生活物资。在这里,需要家庭自费的部分基本只有一日三餐的原料成本。共享厨房则为每个家庭配备了专用的厨具,用标签注明房间号,避免混用。基础设施的完备是为了免去患儿家庭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顾磊表示,作为给异地就医患儿家庭建造的“家以外的家”,每个叔叔之家都设立在医院旁或医院,方便入住家庭绿色出行、便捷就医。北京的叔叔之家是与北京儿童医院合作的,于2021年9月成立。

  在此之前,长沙和上海也已经与当地的知名儿童医院合作,建立了叔叔之家。截至2023年末,三家叔叔之家已服务超1290户家庭,提供超58000个免费的安睡夜晚。

  除了免费提供住宿外,叔叔之家也有自身做公益的特殊理念。顾磊表示,叔叔之家是以家庭为中心的项目。“我们相信只有支持好家庭,他们才能照顾好孩子,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疾病,更好地健康成长,所以是以家庭为单元进行帮扶,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房间都是子母床,如果有二胎,在暑假或休假时,可以把另外一个孩子也带来团聚,保持家的氛围。”

  记者来到北京的叔叔之家时,里面的小朋友正在等着排演“六一”儿童节的节目。不多一会儿,戴着口罩的小女孩就拉着社工阿姨一起唱起了演出时的歌曲,还有另外一位小朋友坐在对面帮他们录像。

  叔叔之家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希望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感觉自己和同龄人没有什么不一样。以前在病房里,他们只能用玩手机来打发时间,来到这里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唱歌、画画、打闹,找回孩童时代应有的童趣和幸福感,恢复“社会性”。

  顾磊透露,今年将在深圳开设第四家叔叔之家,希望进一步帮助到南方地区需要帮助的家庭。新的公益项目邻近深圳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预计每年可为超过100个患儿家庭提供免费住宿。“此次决定在深圳筹建叔叔之家的时候,就需要很多数据支持,例如省内省外就医的信息,判断是否有真正有这样的一个需求。”

  顾磊还说,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上的一些机构,也开始了解叔叔之家项目,陆陆续续会作出一些贡献,包括有志愿者服务,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公众加入我们。(完)

  “一名孕妇早产,孕29周6天,双胞胎,请重症监护室做好准备……”

  此前,中国队分别战胜比利时队、墨西哥队、塞尔维亚队和东道主冰岛队。根据赛事规则,只有积分最高的队伍才能升组,因此本场比赛对中国队十分关键。

  央广网北京1月22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本期推出《多方发力,推动消费加快复苏》。

  比利时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朱旭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新成就。过去一年,中国在世界格局深刻演变的大背景下不断发展前行,不论是维护世界和平还是推动经济发展,一个个中国方案“展现出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格局与担当”。

  防范于未然,是提升游客安全感、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沈卫良是一名联络科的社区民警。他经常出现在度假区的各个企业和重点单位。检查,宣传,释法说理既是他的强项,也是他的主要工作。如何将各类危险情况防范于未然?如何更好地服务辖区内的企业?春节期间,沈卫良肩上的担子格外重。一次次地细致检查、排查,是他为打造“最有序、最安全”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所作出的贡献。

  一块田一块田管,一垄地一垄地抓。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粮食生产再夺丰收,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喜获“十九连丰”。一路走来,殊为不易,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大豆自给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郭学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