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牦牛博物馆十周年:传播牦牛文化到更远的地方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5-20 11:49:27

  中新社拉萨5月18日电 题:西藏牦牛博物馆十周年:传播牦牛文化到更远的地方

  中新社记者 赵朗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西藏牦牛博物馆刚好走过十年,这是中国唯一一座牦牛主题博物馆。牦牛粪是镇馆之宝,一半藏品由牧民们无偿捐赠,凭借这些,这座博物馆一次次“出圈”,成为西藏热门旅游打卡地。

  当时57岁的他辞去北京出版集团的职务再次回到了曾工作16年的西藏,“当时没有资金,车也是自己的,也不知道要建在哪。后来,多方努力,得到了北京和拉萨两地的支持,博物馆纳入了北京重点援藏项目。”

  由此,吴雨初建团队,开始了3年的筹备工作。行走3万公里,他和团队进行田野调查和藏品收集,困难重重,又一次次被牧民们的热心感动。牧区没有博物馆概念,藏语中也没有博物馆的直译。吴雨初向牧民做了最简单的解释:要给“亚”(藏语,意为牦牛)建“颇章”(藏语,意为宫殿)。申扎县的一位牧民听说北京的汉族人到西藏给牦牛建宫殿,特别感动。他们一家人做了一顶牦牛帐篷,坐了3天的汽车送到了拉萨。

  2014年开馆时,西藏牦牛博物馆已有数千件藏品,十年来,仍有民众不断向这里捐赠藏品。

  西藏牦牛博物馆共4个展厅,藏品诠释着高原大地历史文化、畜牧文化、器物文化、生态文化,以及音乐、舞蹈等艺术文化。感恩展厅内,墙上悬挂了152头牦牛头骨,甚为壮观。

  吴雨初介绍:“牦牛头骨均是它生前主人送来,博物馆给这些牦牛头骨做了编码,编码背后记录了它主人的名字、它的名字和性别,家住哪里、海拔多高、一生产了多少奶、多少酥油。你看上面那一层个头小的全是母牦牛的。”

  西藏牦牛博物馆建成后,牦牛文化走到了更远的地方,曾到北京、广州、南京、杭州等很多城市展览。牦牛粪作为镇馆之宝,是每次展出的必备。他说:“很多人以为牦牛粪很臭,闻后都说有股牧草的清香。在外展出,馆员们学会了不少牧民技能,都会砌牛粪墙,做灶。”

  过去十年,西藏牦牛博物馆接待过不少国外政要、科学家、博物学家等。其中,有位美国考古学家,机缘巧合之下,他在这里竟见到了已故父亲的照片以及研究牦牛的论文,这一跨越重洋的不期而遇让他感动不已,潸然泪下。

  为何选择牦牛作为表达西藏文化的符号?吴雨初解释:“一说到西藏文化,很多人便认为就是宗教文化,我不这么看,牦牛文化比宗教文化早得多,它由高原劳动人民创造而来,它才是真正的高原象征。”

  他还说,牦牛身上的肉、血、奶、皮、毛、骨、 粪便等等一切,成就了西藏高原人的衣、食、住、行、运、烧、耕,所以当之无愧。

  年龄是跌倒最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跌倒也是老年朋友致残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衰弱,机体能力下降,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力下降,步态调整能力也下降。老年人还有很多基础疾病,比如脑血管病、骨关节病,这些都是跌倒的重要原因。罹患新冠感染以后,发热以及感染本身都会加重老年人衰弱的情况,使稳定能力下降,跌倒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不单是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年人出现任何疾病衰弱的过程都要注意跌倒的预防。

  18日下午,在畅观堂景区西配殿,今年二年级的祥祥将梅花形状的印章盖在纸上,随后用画笔勾勒出树干与树枝。另一边,工作人员正向两位女孩教学制作兔子形状的布艺包。

  今年将全面推进探月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以嫦娥七号、天问二号、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等为代表的多个型号研制工作,完成多项商业航天和整星出口合同履约工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卫星应用融入新兴领域,支持重点区域经济发展;在北斗领域实现北斗应用向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延伸,继续深耕民航,拓展能源、应急等关键行业;发挥天地一体化优势和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综合应用优势,聚焦行业和地方政府智能化升级契机,构建一体化的产品体系和业务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通过4年的努力,合作社慢慢步入正轨,年收入超百万元。

<strong>  六个花展将在春节期间开放</strong>

  值得一提的是,展陈方面形式丰富,空间疏密有致。不仅大量采用了提取自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传统吉祥纹样,以代表着喜庆、热闹的红色构成了展览的基调,同时还处处张灯结彩,用“五福临门”纹饰、福禄花窗、灯笼、鞭炮等元素来凸显新春年味。展厅里五组多媒体展示,与展陈空间和平面设计相互呼应,加强视觉听觉等多方位体验,为展览带来了鲜活的气氛。

吴维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