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02 04:01:53

  一、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全力确保安全平稳

  ——切实落实安全责任。要求各地省级招委会切实压实主体责任,精心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组织考试、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整肃考风考纪等工作。全面梳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改进完善相关措施,牢牢守住考试安全底线。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修订完善《考务工作规定》,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加 强对命题、试卷印刷、保管、运送、考试实施、评卷等各环节全流程监管。指导各地、各高校严格遵守招生“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工作纪律,确保考试招生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针对高考前后自然灾害高发等问题,积极会同气象、地震等有关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各地完善工作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涉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严厉打击考试舞弊,全力实现公平公正

  ——开展打击舞弊专项行动。会同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

  ——提升人防技防能力。加大人员入场检测力度,严格执行考生进入考点(考场)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实现智能安检门全配备、考点考场无线电信号有效屏蔽。积极推进考场实时智能巡查和保密室实时智能巡检,进一步织细织密高科技作弊防护网。

  ——加强考试诚信教育。通过签订“诚信高考”承诺书、观看警示片等方式,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考试观,自觉抵制舞弊行为。加强对考试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三、切实优化考生服务,全力打造温馨舒适考试环境

  ——提供人性化的考试服务。要求各地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为考生提供考试期间出行、食宿、医疗卫生、噪音治理等多方面服务保障。继续做好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考试服务,为11省(区)共15名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为1.1万余名残障考生提供合理考试便利。依托各地中学和心理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做好考生心理辅导工作,帮助调适考前状态,从容应考。

  ——开展“2024高考护航行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继续开展“2024高考护航行动”,指导各地集中开展清理涉考虚假公众账号、点亮涉考官方机构网络标识等多个专项行动,积极营造良好涉考网络环境。

  ——加强志愿填报指导服务。积极开发完善志愿填报信息服务平台(APP),打破信息和数据壁垒。通过短视频、直播等贴近学生的方式,多渠道、多方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政策解读、信息参考和咨询服务。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志愿填报咨询活动,不断强化服务覆盖面和吸引力。

  四、高效强化宣传引导,全力营造健康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指导各地充分发挥高考“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运用电视、官网、官微、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及时主动、准确有序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温馨提示等服务工作。

  多位专家建议,应以阳性检出率为核心指标,从国家层面划出一条防疫预警线,当检出率超过某个特定数值时,就应在社会面采取一些压峰措施,暂时控制一下社会流动,或准备重开部分方舱,医院也要增加ICU备用床位、药物储备等。“公卫措施必须根据数据科学合理地动态调整,不应一下子全部放开,现在社会面感染人数激增,但很多措施还放得过开,这是不合适的。”前述公卫专家说。“最关键的是,必须要及时告知公众疫情传播的真实情况,形势到底是向好还是向坏,以便人们可以自己采取更多预防措施保护家人。”

  事实上,医院更容易成为疫情扩散的“放大器”,随着多场合放宽对核酸证明的查验,医院感染的防控正面临挑战。此前按规定,医疗机构若发现新冠阳性人员,需及时报告疾控部门,确定医院内密接,在明确范围内进行封控和消毒,有效阻断感染传播。

  “第一次上门时,我们会进行健康状况检查,看一下他有没有潜在的风险。”邓天医生说,他每去一家都会记录家庭各成员的年龄、是否有基础病、精神疾病,“我们还要送一份医疗指引,让他们对这个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在黄祥医生服务的卫生站里甚至有一个负责精神疾病的专员,一旦精神病患者发病或者有就医开药需求,黄祥医生同时会联系卫健局,由卫健局的人专车送往精神科医院诊治。

  对于有活动能力的老年人来说,保持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里讲的运动不是年轻人健身的概念,而是一种更缓和的方式。可以在家中转圈走路,家里走不开的,可以到楼下小区里或附近某处活动。通过坚持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增加血液循环,加强废弃分泌物的排泄,也可以增强消化功能,促进营养吸收。要坚持运动,早中晚各三次,一次走1000步左右,一天下来保持在3000~5000步,这是比做家务稍多一些的运动量,对于老年人来说较为合适。

  但郭威提到,但并非所有医院都具备同济医院这样的条件。此外,院感防控存在一个“两难选择”,即如何平衡加强新冠的院感防护与积极推进医院其他病情的救治工作。他解释,有些医院不具备设置缓冲病房的条件,不能在一线发现阳性病人,患者和医护人员被传染的风险会增加。但另一面,如果医院对缓冲病房管理严格,也会降低收治效率,“因为缓冲病房有特殊的要求,比如独立的单间或者两人间,医疗资源的占用率更高”。

  12月6日,宁波“百团千企万人”拓市场促招引行动首发团飞赴迪拜。12月4日,由浙江省商务厅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和企业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开启为期6天的欧洲行。

李大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