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化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26 10:05:56

  【文化评析】

  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意见强调了科技创新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作用。其中,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加快完善文物大数据管理成为优化文物科技创新布局的重要举措。

  推进文物数字化工作。将文物通过数字化的过程转化为数字文化资源,是文物活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物数字化工作可以贯穿考古、保护、管理、研究、展示等全链条,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关键,也是实现从文物资源到文创产品设计转化、复制传播,拓宽文明互鉴渠道的途径。文物数字化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将文物的信息全方位记录和保存下来,建立完整的数字化档案。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掌握文物内部结构和状态,以实现对风险的预测。此外,还可以对各种病害进行监测,掌握文物变化趋势,实现对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数字化技术通过全方位高质量多维度提取文物的信息,可以永久保存文物的档案,后续研究可以不再对文物本体进行重复性提取,而是利用文物的数字化影像记录开展各项工作,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文物的安全。高精度的数字化信息可以为文物的全方位展现创造条件,实现后续的永续利用,向公众传播和展示优秀文化遗产。

  构建更加丰富的场景。文物数字化也为后续展示传播打通了路径,构建更加丰富的场景,使文化和旅游更好融合。通过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技术,可以多维度解读文物的内涵,将记录、阐释的成果进行活化呈现,可以使抽象的文化思想具象化,将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及考古工作者的学术成果更好地呈现出来,使游客能够更加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数字化技术对于文物信息的记录,可以达到将文物复制再现的水平,解决文物真迹不便巡展的问题。数字化还可以构建个性化、沉浸式的文化场景,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为文物保护和利用创造更加丰富的场景,使全民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从线上到线下,随着文博的“出圈”,不同场景产生了差异化需求,游客从被动接受内容到参与互动、创造内容,全息影像、VR、AR的应用层出不穷,文化内容与文化服务更加多元化。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据的价值不言而喻。文物数字化的过程就是数据不断积累的过程,为进一步保护、研究、利用及艺术创作、文明互鉴带来更多价值。数字化技术在不同场景当中的深度运用,打破了时空局限,串联了历史与现在,使得文化和技术进一步融合,视听体验更加多元。在技术的推动下,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协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模式将更加丰富。(光明日报)

  【基本案情】2021年2月,河南省民政厅接到投诉举报,反映“河南省蒙古族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未经民政部门登记,在全省多处非法主办或主持民族祭祀,涉嫌开展非法社会组织活动。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市教委等三部门昨天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可以收取学费、住宿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不得强制或暗示学生及家长购买指定的教辅软件或资料;不得违规补课加收相关费用。

  清洁供暖绝不是搞“一刀切”去煤化,而应宜煤则煤、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热则热,关键就是要突出因地制宜。比如,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秸秆资源丰富,当地兴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解决居民集中供暖问题。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利用风光能、地热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应用于供暖,丰富清洁供暖“菜单”,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目前规模仍然较小。清洁能源应用于供暖,需要改变传统供暖格局,涉及传统供暖管网的交接、改造、升级,推进过程缓慢,传统供暖企业在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方面动力明显不足。

  <strong>就近实现稳定就业</strong>

  为此,41岁的乔宗涛带领团队积累了数万个组合体轨道及姿态的仿真数据,进行了上百次的联调联试验证,参与设计约2500个故障预案,攻克空间站组合体遮挡太阳能帆板、持续控制飞船大幅度的姿态调整和轨道维持、测控条件变差、地面状态监测和应急处置难度增大等诸多难关。

  记者咨询多个符合条件城市的银行个贷部门了解到,目前各地首套房贷利率调整的节奏不一。贝壳研究院报告指出,随着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首套房贷利率将与房价挂钩,未来调整会更加高频。

黄宗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