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化表达打开重大革命题材新画卷 《鲲鹏击浪》研讨会举办

来源: 旅游网
2024-06-02 22:49:15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鲲鹏击浪》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

  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与会专家、剧组主创共同分享了电视剧《鲲鹏击浪》的播出情况和创作历程,并从主题思想、艺术创新、现实意义等角度对该剧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和点评。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电视剧、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重点扶持项目,《鲲鹏击浪》由高军担任总制片人,马继红担任总编剧,刘飚执导,刘承林、米卓清领衔主演,以青年毛泽东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毛泽东自1918年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到1921年他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革命历程。

  对于《鲲鹏击浪》的创作特色,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鲲鹏击浪》是往历史的深处走、往思想的深度开掘,在生活世界之外穿透到精神世界。“青年毛泽东的光辉历程在《鲲鹏击浪》得到了生动呈现,这是艺术工作者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更加自觉的历史意识,以正确的大历史观展现重大革命题材,达到了新的高度,提供了新的经验。在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上,《鲲鹏击浪》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认为,《鲲鹏击浪》在历史文献碎片的互文性交融中想象出鲜活好故事,可信度高,其中多重情感线紧密交融,化理为情、情理交融,在众多人物群像中,烘托青年革命伟人形象,互为镜像。

  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卢蓉看来,《鲲鹏击浪》情感戏充沛的情感力量和这美学文化上历史感的饱满冲击,令人感动,该剧扑面而来的青春感和生命感谱写了一曲峥嵘年代烈火青春的序曲;用日常活动、人物交往、多重维度的亲情线索以及成长中重要情感片段丰富了伟人的形貌;剧中一些升华写意的美学段 落饱含深情、传神动人。(完)

<strong>是他们最繁忙的时刻</strong>

  面对成本压力,水企龙头农夫山泉开年率先提价,行业内其他企业会加入这场涨价潮吗?而成本高企之下,涨价又是“农夫山泉们”的解药吗?

  2017年7月,媒体报道陕西咸阳市彬县对机关工作人员上班期间的仪容仪表进行详细规范,诸如,男同志不留长发,不蓄胡须,不佩戴饰品;女同志发型、发色适宜,化妆要淡、雅、素,不涂彩色指甲,不使用浓烈香水。不穿过于单薄、透视、紧身的服装。报道称,县纪委将不定期进行暗访督查,发现问题立即全县通报,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距离200米,西北向来风,风速每秒5米……”观察员话音刚落,狙击手刘波果断开枪,成功“击毙”目标。

  奋斗者,追光路上甘为筑路石。电力工人钱海军,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岗位。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是他的本职工作,也是他奋斗的目标。

  新势力交付不及预期

连思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