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对医学毕业生的嘱托:守正创新、甘于奉献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29 22:09:25

  中新网上海6月29日电(记者 陈静)“亲爱的同学们,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我们走的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独立自主的中医药现代化之路。”28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爱党爱国奉献担当”2024届毕业典礼上,该校校长季光语重心长地嘱咐毕业的学子们。

  季光说,我们的前辈榜样用精彩的人生答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精研“扶正法治癌”的国医 大师刘嘉湘、率先提出“骨伤病整体论治观”的国医大师施杞、把“中和”思想贯穿临床诊疗全过程的国医大师严世芸等等,他们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按下了快进键。

  季光指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指导研制了“数智岐黄”中医药大模型,让中医数字人走进现实;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之璧指导建设了中药细胞分子工程技术平台,推动了草本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国强前瞻布局了中药合成生物学前沿领域,助力多个创新中药研究开发,为动物、矿物药新资源提供了颠覆性技术。

  《续名医类案》有一首著名的方剂叫“一贯煎”,李东垣注释“凡内伤杂病养阴疏肝一以贯之”。季光希望同学们一以贯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经典“活”在当下。费伯雄在《医剩义》中说:“师古人之意,而不古人之方,乃为善学古人。”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辨证论治理论,从孙思邈《大医精诚》论述医德,到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再到明清时代温病学派的鼎盛,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始终是中医药发展的不竭动力。

  这位校长说,数字5代表了新时代中医人“五术”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即:要有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中医里的数字10,既有“十问”的原则性,又有“十剂”的灵活性(塞则通之,通因通用),10代表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他希望同学们有高尚情操,医者仁心,悬壶济世,充分认识中医经典“活”的智慧。

  夏花绚烂满杏林,骊歌轻响致远方。这位校长希望同学们牢记:为医者,当修医德、行仁术,坚守生命至上初心,肩负救死扶伤使命。当日,毕业生代表将寄托着感恩之情的钉子画作品《岁月印记,筑梦杏林》赠予母校,他们用钉子和线缠绕出盛满了青春记忆的教学楼,希望定格大学生涯的美好时光。

  有仁术亦要有仁心,记者了解到,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坦言,奉献精神是医生职业生涯的核心价值,是医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基石。奉献精神决定了一位医生能走多远,能飞多高。他指出,奉献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医学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惟有心怀奉献者,方能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竭尽所能地拯救病人。奉献是对心灵的呵护与温暖。医学与人文密不可分,医者当厚植高尚的品德修养,将人文精神融入职业发展,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奉献是见贤思齐,不待扬鞭自奋蹄。

  范先群列举了王振义、丁文祥等前辈的感人事迹。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不仅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白血病,还放弃了专利申请,无偿地让更多患者获得新生。丁文祥教授经常说手术的患儿如果是个女孩子,要尽可能让胸前的刀口低些、平整些。这样孩子长大了,领口翻开时,就不会露出疤痕。

  在28日的毕业典礼上,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中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王锐轩表示,中医药创新发展需要更多前沿研究方法为其增添羽翼。据悉,她成功创建出能够快速筛选中药有效成分的人工智能模型。今后,她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领域,以前沿科技赋能中医药创新发展。

  该校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伊利亚来自俄罗斯,他讲述了自己认识和学习中医针灸的故事。“几根小小的针,蕴藏了无限的东方力量。”在他的眼里,学中医是辛苦、幸福又幸运的事情。他计划继续留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希望将来成为一名中医针灸医师,回国创办中医医院,为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贡献力量。(完)

是时候卸下一年的疲惫和风尘

  蒙阴县位于沂蒙山区腹地,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上世纪80年代,这里“越穷越砍树,越砍树越穷”。“靠山吃山”让蒙阴水土流失面积达1231.5平方公里,12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是“全国首批重点扶持贫困县”。“失去绿水青山,难保金山银山”,醒悟过来的蒙阴人抓住山区开发和脱贫攻坚机遇,大力开展整山治水、荒山绿化,实施连片治理,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把“生态立县”战略牢牢确立起来。

对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关切

  <strong>司伟:</strong>农业强国必是农业科技创新强国。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迈入世界第一方阵,继续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从技术创新源头和产业链条发力,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一是夯实基础,持续完善与农业强国建设相适应的科技投入体系,引导农业系统转型升级。二是补足短板,继续推进制约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成果转化效率和成果应用成功率双提升。三是建立优势,加快培育壮大适应农业强国建设的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四是营造环境,从推动动力、成果转化、技术应用和技术提升等方面着手,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strong>1月19日08时至20日08时,</strong>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西藏北部和东部、川西高原北部、贵州西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西藏东南部、四川盆地北部和东南部、重庆中南部、贵州中部和西南部、云南中东部、海南岛北部和东部、台湾岛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有5~6级风。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北部湾将有6~8级、阵风9~10级的偏北或东北风(见图1)。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西宁1月18日电 (李隽 魏然)18日,记者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获悉,2022年海西州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抓好项目建设、推动链条延伸,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前三季度,海西1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0项增速高于青海省平均水平,其中3项位列全省第一、3项位列全省第二。

钟荣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