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消费日常化 中国年轻人把春天“带回家”

来源: 雷科技
2024-06-02 04:02:36

  中新社合肥3月24日电 题:鲜花消费日常化  中国年轻人把春天“带回家”

  中新社记者 张强

  随着气温回升,鲜花市场迎来一波热度。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年轻人正在通过各种鲜花消费场景把春天“带回家”,鲜花消费已突破固有的节日专属仪式感,成为年轻人日常“悦己”的重要方式。

  给自己买鲜花也非女性“专属”。“00后”张凯周末在合肥水街偶遇一家无人售卖鲜花店,他挑选几枝向日葵,然后扫码付款。张凯笑着说:“男人也要对自己好一点嘛。我刚把自己的新房子装修好,想着把家里布置得更好看一点。”

  据相关线上平台数据显示,3月以来,“花鸟市场”相关评价量环比增幅超90%,笔记攻略数增幅逾120%,20岁至35岁的年轻人为搜索主力军。在上海、武汉、杭州等搜索增幅最高的城市,“岚灵花鸟市场”“灵石路花鸟市场”“凤起路花鸟市场”等当地花鸟市场搜索量环比增幅均达400%,成为春游新“网红”。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认为,年轻人常态化的鲜花消费,是一种处于压力状态下的自我心理纾解,是一份对生活的态度和期许。通过这一微小细节,可以看到年轻人开始关心自 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有能力追求更多精神生活。

  随着鲜花消费日常化,也催热了鲜花市场的发展,从花市、批发商、零售商再到消费者,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共同催生出以“浪漫”为名的鲜花经济。

  24日,安徽省合肥市裕丰花鸟鱼虫市场内摩肩接踵,各类鲜花被商家摆在显眼位置争奇斗艳。

  袁媛在合肥市裕丰花鸟鱼虫市场开花店已有十年,销量一直稳中上涨。24日,她一边忙着和顾客交谈,一边和记者聊着生意经。“3月开始进入花市旺季,节假日和日常、线上线下的销量都很好。我们随行就市,批发、零售都做,零售买得多的还是年轻人。”

  “当季花经济实惠,但花期短,玫瑰花价格这段时间比较高,但还是卖得好。”袁媛说,现在花市价格透明,随着现代化花卉物流配送网络不断完善,鲜花价格也比以前降了很多,商家现在拼的是服务创新。

  深夜的合肥淮河路步行街是年轻人偏爱的游玩场所之一。记者看到,有好几十名年轻女孩在这里摆起了花摊,詹银银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Z世代”,詹银银不仅是名网络主播,还与朋友合开了间茶室。“我身边的年轻人都是‘斜杠青年’,我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也想着让自己的生活充足一点,而且我很喜欢花,摆摊卖花成本不高,一个月也能有几千元(人民币)的收入。”

  装满蔬菜的货车驶出山东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交易大厅。(新华社记者 陈国峰 摄)

  和自主创业的刘渔清不同,云集街道退捕渔民刘春明,在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项目获得一份保安的工作。同时,刘春明发挥熟悉河流水域情况的特长,加入工作地点附近的当地河道巡查队,定期巡河。

  气象部门提示,天气寒冷,公众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长时间在室外工作或活动,如需外出注意及时增添衣物,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谨防感冒。取暖时,注意用气用电用火安全。有关部门要做好供暖、供电、供水、供气等保障工作。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国家稳定和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等政策,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统筹的土地出让收益使用向产粮大县倾斜。2022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粮食生产补贴资金3500多亿元,中央财政还分3批累计下达种粮农资补贴资金400亿元,直接补贴到种粮农民手中。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切实提高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两个积极性”。

  当地时间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新年庆祝活动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拉开序幕,贝尔格莱德的最高建筑上亮起了“新年快乐”的中塞两种语言字幕,缤纷夺目的焰火表演吸引了大量塞尔维亚民众。

  “中国春节庆典展现在累西腓文物古建上,是两种文化的完美结合。”累西腓市议员西达·佩德罗萨感慨。

黄孟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