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浙江三门杨家板龙:百年传承迎元宵

来源: 旅游网
2024-06-23 11:20:41

  中新网台州2月17日电(傅飞扬 韩雅璐)削竹篾、扎龙骨、粘皮纸……春节假期临近尾声,在浙江台州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的祠堂里,数十位村民紧锣密鼓地赶制板龙,各个环节分工有条不紊,提前为元宵表演做好准备。

  “每年元宵节,我们杨家村都要进行板龙表演。这条板龙已经使用了60多年,里面的竹子存在一定的损坏情况。今年,我们对龙头进行了改造,大概正月十三(2月22日)能够完 成,到时候就可以迎龙了。”杨家村村民杨香芬受访时表示。

  板龙亦称“凳板龙”“挡龙”,是一种木质龙灯。当地百姓自古崇尚“耕读传家”,对“龙”一直有图腾崇拜,杨家板龙由此诞生,元宵迎龙也相沿成俗,代代相传,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2007年,杨家板龙被列入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61岁的杨文形是当地有名的老手艺人,拥有30多年的板龙制作经验。他表示,板龙讲究龙形,更强调龙之精气——龙头是关键,而扎龙头则是最考验技艺水平的一关。为制作今年的板龙,他已忙活了半个月。

  “小时候过年看到大人扛着板龙,小孩提着花灯跟随,村里到处洋溢着热烈的气氛。从那时候开始,我的心中就种下了板龙和传统文化的种子。”杨文形说,今年刚好是龙年,意义非凡,大家都非常重视。

  除了杨家村里的一些长者,板龙制作现场也有不少年轻面孔,有的跟着老师傅学习,有的已经能独立完成一项制作步骤;今年的杨家板龙队伍里,年龄在20岁至30岁的年轻人也占半数以上。

  “我们从小在杨家村长大,虽然在外面工作了,但对板龙还是有一种特别的情怀,所以这次特地回来向老师傅学习板龙的制作过程,我们也希望能把杨家板龙传承下去。”杨家村村民杨钊说,目前,大家正在加紧赶制板龙,希望能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完)

  在中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从冬季走向四季,参与人数屡创新高;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冰立方”开放,吸进无数游客“打卡”,成为北京城区“最热的冰”;河北张家口市打造冰雪装备制造业基地,冰雪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据悉,签约项目中,四川星嘉公司、四川烨特公司和永达精密公司将围绕新能源汽车建设汽车智能化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推动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寅峰育秀整合电子科技大学团队,建设IGBT芯片设计及模块封装测试生产线,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功率控制器件生产基地,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子信息深度融合发展;虎耕农机和特创机电分别在璧山布局农林机械生产基地项目和中小型工程运输机械研发生产项目,推动重庆农机产业智慧化、高端化发展。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3/72/16963287004944600648.jpg" alt="" />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

  为诈骗团伙“洗白” 获取4%佣金

  本期金句,一起来学习。

黄彦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