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宁夏丨火红的枸杞 红火的日子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24 03:08:11

  “行进中 国”调研行

  活力宁夏丨火红的枸杞 红火的日子

  人民网“行进中国”宁夏调研采访团

  眼下,村民们采摘的是今年的头茬枸杞,口感好、甜度高、营养丰富,是一年中最好的枸杞。

  马兰花是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大河村的村民。从西海固移民搬迁到红寺堡后,他们一家除了种地、发展养殖业,还利用空闲时间到附近的枸杞地采摘枸杞挣钱。

  枸杞大面积成熟,采摘工们也迎来了自己的“收获季”。每年枸杞采摘季,中宁县都有超过2万名枸杞采摘工忙碌在田间地头,其中大部分是周边移民村里的妇女。

  上午9点,太阳火红,天气炎热。马兰花的手不停地摘,一个竹篮很快就装满枸杞。“这是我来这里的第六天了。最好的一天能挣200元,少也有150元。”马兰花有些羞涩,不一会儿提着竹篮去称重。

  “25.7斤”枸杞地头称重的马骏将重量告诉马兰花后,还给她开了一张收据。“这样老百姓放心,也好对账。”马骏负责近400人在基地采摘枸杞,从没有因为记账问题让采摘工产生误会。

  “我们这里每天大约有1000名采摘工在采摘枸杞。”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旭说,庄园有1万亩枸杞种植基地,产品年销售额达1.5亿元,带动周边村民在这里打工致富。

  标准化种植、精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今,中宁县已形成一整套枸杞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枸杞精深加工产品已从单一的枸杞干果延伸至枸杞原浆、锁鲜枸杞、枸杞复合产品等深加工产品,涵盖功能饮品、保健食品、休闲零食等10大类100余种。通过科技创新延长了产业链,枸杞的价值得到了提升,企业的利润明显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不少。

  新华社华盛顿12月30日电<strong>(国际观察)超长法案急速“通关”凸显美制度失灵</strong>

  走在下姜村内,不论是村干部与村民,还是村民间遇见彼此,都会热情的打个招呼,或聊上两句家常。融洽的村庄氛围,是这里留给许多游客的深刻印象。而人与人距离的拉近,关键便是20年来,该村坚持先富帮后富,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发展认同。

  美国石油价格网站近日引用一家航空公司的经理的话说:“最近几周,国内航班估计已经恢复至疫情前60%至80%的水平。”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是超大规模、超大双主跨、超高塔、超大直径钻孔桩等的组合体,将创下多项世界之最。大桥单跨1120米,双跨连续跨度2240米,为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中塔塔高345米,相当于115层楼高,为世界最高桥塔;承台长89.2米、宽54.7米,其平面面积近5000平方米,相当于8个标准篮球场大小,为世界最大规模桥梁桩基础;钢梁全长3248米。大桥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大桥将应用2100兆帕级高强度钢丝,为目前世界强度最高的钢丝,还将首次应用万吨米级钢塔吊机等一系列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攻克施工难题。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安庆建管处副处长王青松介绍说,枞阳引江枢纽建成后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菜子湖周边的防洪能力,还可以将优质的长江水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让皖北人民喝上引调水。同时,长江的船还可以通过江淮运河进入淮河,有效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沿线的航运和经济发展。实际上,早在今年11月,枞阳枢纽泵站就已经发挥引水效益,通过菜巢线向巢湖引调水1.3亿立方米,对缓解巢湖流域旱情发挥了积极作用。(完)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投资者预计,中国其他地区也会很快跟上北京的步伐。

吕显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