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公交司机“带病行车”需要更多支持与关爱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7 05:08:17

  我们会不时为这样的新闻而感动:有公交司机在身体不适或突发疾病时,仍尽职尽责将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现实中,也出现过公交司机因突发疾病或情绪、精神存在问题,出现瞬间失去自控的情况,这不仅会给司机带来伤害,也会给乘客带来风险。时下,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越来越受重视,公交司机“带病行车”问题,也应努力在现实中求解。

  劳动者需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对公交司机这个高压职 业而言,更不应例外。因此,当公交司机遇到身体不适、情绪不佳时,及时报备、请假调班等应成为常规硬核举措。这不仅是对普通劳动者的关爱,也是对乘客的出行安全负责。此外,公交企业管理者也应坚守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对驾驶员的常态化监测考核,当驾驶员不适合履职,或发现其存在不正常心理现象,则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其“带病行车”。

  在过往的叙事中,带病工作通常被定义为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的表现,这在很多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但对某些行业而言,这种事情需要我们给予慎重思考。与其颂扬带病工作,不如努力从制度和规则层面去更多关心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让“有病不硬撑、请假不丢人”成为一种日常。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公交司机这类特殊岗位,避免“带病行车”应该成为业内的共识。

  不少公交驾驶员热爱工作、认真生活,他们是城市的亮眼名片。不论是组织常规健康体检,还是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抑或是组织其定期参加体育运动,关爱和善待公交驾驶员,功夫要下在平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地方公交行业确实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这需要全社会多些正视与理解,需要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支持。

  要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中形成持久动力。投资环境的改善、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新兴产业成长,有利于拓宽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和创造稳定就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持久动能。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要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更好支持民间投资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西安1月31日电 (阿琳娜 党宇杰)“我有两座温室大棚,最近正是掐枣芽的关键时期,耽误不得,过年走亲戚都是打个转就赶紧往棚里赶。”陕西省大荔县范家镇井庄村枣农李建斌说道。

  其他时间更为紧张的留学生却不能效仿这种做法,他们告诉记者,他们的诉求是明确证明材料的细则,明确能够进行学历认证再投入准备。

  1月28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公告,表示今年不再为跨境远程文凭证书提供认证。也就是说,对于2023年春季学期(南半球秋季学期)及以后仍采用远程方式学习(包括新入学和继续学习的情况)所获国(境)外文凭证书,将不再提供认证服务。

  此次活动同步开展“即时快招、来即上岗”线上直播带岗和江苏省零工市场跨区域劳务协作基地视频对接活动,吸引了陕西、河南、云南、安徽、甘肃、山西等地20余家劳务基地的务工人员线上求职应聘。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香港1月31日电 (记者 曾平)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31日表示,他将于2月4日率团访问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

袁冠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