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专家学者福州共议档案文化保护与利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6 21:00:57

  中新网福州6月26日电 (叶秋云 吕明)“随着年轻人对大陆‘迁台记忆’相关档案逐渐地淡忘,台湾民间组织开始关注和推动保存‘迁台记忆’录像和档案资料。”6月25日,两岸档案文化交流座谈会在福建福州举行,台湾学者朱浩毅谈及台湾有关“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保护时,颇为唏嘘。

  他表示,自2017年开始,他就开始和民间组织一起推动《迁台历史记忆库》抢救计划,至今已收藏一大批相关文物、档案资料及访问的历史口述资料等。

  25日至26日,由福建省档案馆主办的两岸档案文化交流活动在福建福州举行,两岸档案及历史专家学者、台湾大学生代表分别以“数字时代背景下两岸档案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档案文献的共享开发与‘迁台记忆’”为主题开展座谈交流。

  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理事长刘廷扬在座谈会上表示,该学会与福建省档案馆自2017年开始合作,持续推动相关档案文化展览入台,并结合线上、线下模式,让台湾民众及青年学子透过档案了解闽台历史,知晓两岸文脉渊源。

  “随着‘迁台’一辈的凋零,‘迁台记忆’唯有透过档案文献才能留存。如何让档案活化并成为历史见证,是未来双方合作的重要方向。”谈及“迁台记忆”档案文献保护利用工作,刘廷扬如是说道。

  台湾学者薛理桂在座谈会前,曾赴祖籍地福清探亲访友,老一辈的乡音让其倍感亲切。在会上,他以“闽台家谱档案共建共享”为主题,分享了其看法和意见。 薛理桂建议道,闽台一起制作两岸族谱联合目录,福建省档案馆可以多制作一些年长一辈(老人)的口述历史。

  据福建省档案馆透露,近年来,两岸档案界加强合作。先后在福建福州、厦门及台湾金门、高雄、台北、宜兰等地举办“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于去年首次在福建省档案馆举办的两岸档案文化交流活动产生了良好效应,受到两岸同胞的欢迎。

  当前,福建正深入开展“迁台记忆”档案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福建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陈熙满希望借此机会,邀请两岸档案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以档案为“桥”,推动两岸档案文化深入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完)

  “工期不等人!春节假期一结束,我们就全面恢复建设,大家都干劲十足!”牛望说,他每天都要在各个施工点位往返巡查、检验,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罗廷才在厅级领导岗位上滑向封建迷信的泥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他自身平时加强学习,就不会轻易被迷信思想蛊惑;如果上级领导、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平时加强教育监督管理,全面掌握其思想、生活动态,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干预,也不至于让他一错再错。”申斌说。

  根据天相投顾数据统计,包括QDII基金在内,968只指数型基金在去年四季度获得了持有人净申购,而718只指数型基金则遭到持有人净赎回。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华夏恒生科技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和南方中证500ETF等40只指数型基金获得持有人净申购超10亿份。

  股价走低的同时,卓锦股份还不断遭到公司股东减持。

  同时,积极探索古城治理新模式,加速实现古城繁荣发展。举办“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举办“长城脚下话非遗”“长城音乐会”“长城之美摄影展”等活动,办好“长城之魂”非遗展、“长城之味”美食秀、“长城之技”工艺展、“长城之思”研讨会、“长城之约”体验游等项目。依托角山、长寿山、老龙头及钟鼓楼、田中玉公馆,打造“海誓山盟”主题婚恋品牌。创新民宿管理新模式,探索竹居、大名帅府等“轻旅游+微度假+休闲”一站式主题民俗业态,建设星光乐园、非遗工坊、青春潮街、味蕾冲浪等特色鲜明的文旅区域,构建以食、游、购、娱等为一体的夜生活形态,为游客和市民营造一步一景、一步百年的古城夜文化体验。

  60多岁的张炳乾对这座房子再熟悉不过了,他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次。这位患有慢阻肺的老人,一大早又来了。接待他的是老朋友杨裕狂,一名行医40多年的老村医。

郑伟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