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贝塔】全球进入高胜率投资时代

来源: 旅游网
2024-06-26 07:47:11

  来源:XYSTRATEGY

  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市场不确定性系统性抬升。近几年,随着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爆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日益复杂化,地缘政治风险中枢上移。并且,后疫情时代下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债务激增、极右翼和极端民族主义抬头甚至上台等背景下,政治层面也面临不确定性考验。

  尤其是今年,更是全球“超级选举年”。据统计,2024年预计将有78个国家和地区举行总计83场选举,涉及人口数量达4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60%。其中,40个国家和地区将举行以领导人选举为代表的政府选举,或以议会、国会选举为代表的立法机构选举,占世界总人口的41%,GDP规模的42%。

  经济疲软、地缘动荡,不确定性加大的时代背景下,对确定性的追求、高胜率投资因此成为全球的共识。在此背景下,黄金价格也创下历史新高,这同样是全球风险偏好收缩、追逐确定性的一个表征。

  并且,本轮黄金上涨的特殊之处在于,金价大涨的同时,还伴随着美债利率的大幅抬升。美债利率作为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通常情况下与金价呈明显的负相关。而本轮黄金牛市的特殊之处在于,美债利率大幅上行、持有黄金的成本持续抬升的同时,黄金价格却仍大幅上涨并创出历史新高。回顾历史,上一次出现黄金与美债利率同步大涨的情况,还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那么,为何会出现金价与美债利率齐涨这样的反常现象?我们认为核心在于,当前和70年代类似,在经济、政策和地缘政治风险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对于风险的规避、对于确定性的追求成为市场的共识,全球进入高胜率时代。而黄金作为天然的高胜率资产,也因此被全球资金所拥抱。

  上世纪70年代,经济上,增长放缓、通胀高企、全球陷入滞胀,同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信用动摇;政治上,美苏攻守易势,苏联开始霸权扩张,而美国则内外交困,进入战略收缩;地缘上,全球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并开始出现联合反帝反殖反霸,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斗争新格局。尤其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和1978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后两次引发石油危机。

  在70年代海外动荡、混乱的经济与政治环境下,市场从投机交易转向理性交易,投资范式由60年代的“炒小、炒新、炒炫”转为追求高景气、高现金流、低估值的高胜率投资模式。以美股为例,整个60年代,市场在依次经历了科技股、并购股、概念股炒作并深深受伤后,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投资者的审美偏好开始转向高胜率,资金聚焦诸如柯达、雅芳、麦当劳等,有业绩支撑的、前景良好的大盘成长股,最终造就出著名的“漂亮50”行情。

  对于A股,一方面受到海外风险偏好的影响,另一方面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也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于高胜率资产、高质量龙头的追求。新“国九条”要求“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加强交易监管”,小盘股、“壳价值”的炒作受到抑制,带动市场进一步聚焦高质量龙头。

  此外,高胜率投资也是大波动后的共识。我们在2月报告《高胜率投资:大波动后的共识》中,系统性回顾了2015年与2018年两次大波动后的行情演绎,发现在经历短期的反弹修复后,以高ROE/ ROA/ROIC、高现金流、高净利润增速/营收增速等为特征的高胜率资产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市场新的中长期维度下的共识方向。

  总结而言,类似上世纪70年代,在经济、政策和地缘政治风险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全球已经进入【高胜率投资时代】。因此顺应时代变化,找到并把握住时代的贝塔至关重要。

  风险提示

  经济数据波动,政策超预期收紧,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等。

  

责任编辑:凌辰

  按照募集资金总额排名,23家公司中第一位和第二位分别是Apollo出行和中教控股,募资总额分别为39.18亿港元和16亿港元。此外,1月份还有哔哩哔哩宣布已完成融资约4.09亿美元(折合约31.9亿港元);华住集团宣布拟融资2.6亿美元(折合约20.28亿港元),这两家公司均是在美国和中国香港两地上市,此次则是通过发行ADR进行融资。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临近春节,交投情绪逐渐偏弱,权益市场及可转债市场或以震荡行情为主,投资者不宜追高。春节后,预计权益及可转债市场将迎来‘春躁’行情,投资者可持券过节等待行情到来。”

  悠扬的南音袅袅回荡,绚丽的花灯光彩照人,制作精巧的木船模型仿佛在海浪中扬帆起航……

  <strong>2023年更多车企加入战局?</strong>

  检查结束,吾斯曼的妻子在门口送医生离开。说不了话的吾斯曼在屋内挥手告别,眼中充满感激之情。

  一方面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的局面不会改变。近年来,政策支持投入强度不断加大、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和基本农田及基本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使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做到了端稳中国饭碗。另一方面,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跨越不同生态区,极端天气事件虽对局部地区粮食产量产生影响,但不会整体上同时影响我国各个区域粮食产量,从今年来看,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对秋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稻谷产量也比上年减少87亿斤,下降2.0%。

陈美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