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落入18强赛“死亡之组”,冲击世界杯前景几何?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28 10:07:03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 卞立群)北京时间27日下午,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8强赛分组抽签仪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进行,国足与日本队、澳大利亚队、沙特队、巴林队、印度尼西亚队同处C组,这是不折不扣的“死亡之组”。

  死亡之组

  由于身为第5档球队,国足落入死亡之组其实多少可以预见。

  根据最新一期世界排名,晋级亚洲区18强赛的球队被分为6档:

  第一档球队日本(世界排名17)、伊朗(20)、韩国(22);

  第二档球队澳大利亚(23)、卡塔尔(35)、伊拉克(55);

  第三档球队沙特(56)、乌兹别克斯坦(62)、约旦(68);

  第四档球队阿联酋(69)、阿曼(76)、巴林(81);

  第六档球队朝鲜(110)、印度尼西亚(134)和科威特(137);

  位列世界第88、亚洲第13名的国足被列入第五档,同档球队还有巴勒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对于中国队来说,距离一二档球队实力差距确实比较明显,因此抽到谁,对结果影响并不大。

  而与第 三、第四、第六档球队的交手结果,对于国足能否继续晋级下一阶段将有决定性影响。

  因为根据安排,18强赛采取组内主客场双循环赛制,每组排名前二的球队直接晋级美加墨世界杯。排名小组第三和第四的球队又将分为两组,进行组内单循环比赛,两个小组的第一名获得直接晋级名额。而两个小组第二名将进行主客场比赛,胜者将与其他大洲球队进行附加赛,争夺出线资格。

  签运极差

  就抽签结果来说,中国队的签运实在算不上好。第六档的三支球队中,拥有大量归化球员、上升势头明显的印尼队是最难对付的。

  C组前三档的日本队、澳大利亚队和沙特队,都是中国队的老对手,上届世预赛12强赛阶段就有过交手。中国队对阵日本队两战全负,对阵澳大利亚队和沙特队都是1平1负。

  九月出战

  根据初步赛程时间安排,国足将在9月5日迎来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首战,客场对阵日本队。9月10日,国足迎来本阶段首个主场比赛,对阵沙特队。

  10月的两场比赛中,国足将客场挑战澳大利亚队,主场迎战印尼队。到了11月,国足将客战巴林队,而后主场迎战日本队。

  转年3月,国足将客战沙特队,主场迎战澳大利亚队。6月,国足将进行本阶段的最后两场比赛,客战印尼队、主场迎战巴林队。

  对于目前的中国队来说,既然拼下了征战18强赛的机会,那肯定要继续为世界杯门票而战。虽然签运不佳,实力也摆在这里,但还是要努力拼一回。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放平心态,在过程中不留遗憾,尤其面对第三档、第四档和第六档球队时,还是要把握住机会,尽可能多拿分,争取进入前4,从而晋级下一个阶段。(完)

  为了迎接“丫丫”回家,北京动物园也已经准备了专门的饲养场地,配备了专门的饲养人员和兽医人员,方便对“丫丫”进行专门的饲养和健康照顾,为“丫丫”准备了充足的饲料,促进其营养摄入。

  32岁的北京人韩彬也注意到,更早先几年,北京春天很少受到沙尘暴的侵扰。他将这种好天气归功于中国的治沙成就。当近两三年北京等城市再次遭遇沙尘暴时,一些人提出疑问:这些年来的植树造林为何没能挡住沙尘暴?

  尹锡悦相关表态后,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随即做出强硬回应称,如果韩国对乌军事援助,那就意味着韩国卷入冲突,不仅损害双边关系,还会影响半岛局势,俄方也有可能对朝鲜提供军援。

  特约评论员 管姚:中国政府现任欧亚事务代表是资深高级外交官李辉,他曾任副外长,也曾在俄罗斯出任大使长达10年,应该说,李辉大使在俄乌两国都有很高的认知度,也有广泛人脉。今天毛宁在回应彭博社记者提问时特别介绍,李辉熟悉相关事务,将为劝和促谈发挥积极作用。这当然也让国际社会对李辉即将到来的出访与深入沟通,充满了期待。今天毛宁在记者会上也强调,欢迎乌克兰总统任命新大使,愿为他履职提供便利。所以我们看到,在中乌元首通话直接沟通后,乌克兰危机劝和促谈确实出现了新气象,迎来了新契机。但也必须要承认,新契机能否把握,新气象能否延续,劝和促谈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果与突破,实际上也面对很大的不确定性。李辉大使访乌沟通,应该已是中乌元首的共识,但通话也指出,李辉是要与危机各方作深入沟通,在乌克兰以外的后续沟通行程,包括沟通成果,还需作进一步的观察,中方代表要为此作出更大更艰苦的外交沟通与斡旋努力,当然,国际社会尤其危机各方更应相向而行,那些拱火浇油、趁机牟利的国家,必须作出调整转向,否则,劝和促谈恐怕难有转折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文化传播研究所原主任陈先元,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小生长在黄浦江边,目前居住在徐汇滨江。他1992年曾在由浦东新区新闻办主办的月刊《浦东开发》上发布过一篇《黄浦江高架旅游观光索道畅想》的文章。

  其实,中国学者多年来一直呼吁提高稳定经费的支持比例,但由于整个体制存在对以竞争性经费为主体的路径依赖,无论科研工作者还是管理者,对稳定性经费与竞争性经费的关系,一直没有形成很好的共识。

陈圣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