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案】超龄女工上班遇车祸身亡 能否被认定为工伤

来源: 慧聪网
2024-06-20 11:11:26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者,能否进行工伤认定?6月17日,北京市密云区法院对外公布了一起近日审结的行政案件。

  【案情回顾】

  1966年5月出生的张女士从农村进城务工,在一家超市生鲜岗位工作。2020年1月,张女士驾驶电动车途经北京市密云区时与一辆小客车发生交通事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张女士为此次事故的次要责任。

  【庭审过程】

  案件审理中法院查明,张女士受某超市雇佣从事生鲜岗位工作,并领取超市下发的工资,与超市形成了事实上的用工关系。张女士在去该超市上班途中遭遇车祸。

  在宋先生提出申请后,人社局认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以下简称《意见》)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已经达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或已经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在用工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如招用单位已按项目参保等方式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张女士入职和发生交通事故时间均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且用人单位并没有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张女士受到的伤害,不符合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所以决定不予认定或视同工伤。

  对此,法院认为,《意见》第二条第二款的内容明确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情形,体现了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因工伤亡予以保护的目的。但并不能依据《意见》第二条第二款直接推定出,招用单位未为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就不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公伤亡的,能否认定工伤的答复》明确说明:“用人单位聘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人社局未考虑张女士系务工农民身份,未明确其与用工单位是否形成劳动关系等事实情况,仅以张女士在入职时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为由,依据《意见》第二条的规定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

  【审判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 张女士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但不影响其工伤认定。法院判决撤销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决定,并对宋先生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重新作出决定。裁判后,人社局及用人单位均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以案说法】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法官赵玉福提示,我国法律并未明文禁止使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工,《工伤保险条例》也没有明确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排除在适用范围之外。因此,劳动者是否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并不影响工伤认定。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规定,“用人单位聘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该答复是针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在特定情况下是否认定工伤的规定。

  陈灿光说的“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因原产于福安坦洋村而得名,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月29日上午,位于南山区的腾讯音乐总部项目现场热气腾腾。作为兔年新春首会的深圳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这里举行。

  “一码通,实现了城乡之间公务零接待,能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同时,也为乡镇、部门间开展业务交流提供了便利,为全市推动‘公务餐’一件事改革打造了模板。”严庆军说。

  林靖出发的时间是去年12月21日,刚好临近圣诞节,机票和酒店都很贵,航班选择也不是很多。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向广大台商致以新春祝福。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强调,海峡两岸一家亲。衷心希望两岸同胞相向而行、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助力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致力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两岸人员往来提供便利,推动早日实现两岸往来正常化、交流常态化,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我们愿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与台湾各界有识之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只要台湾当局认同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协商谈判就可以恢复起来。希望广大台胞台商坚定扎根发展信心,积极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

  “今年招聘会比往年早一个星期。”招聘会负责人赵晓峰说,今年的招聘会开得早,形式多,应对的既是春节过后的求职高峰,也是企业旺盛的用工需求。

何玉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