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修复郭里木墓地出土棺板画 重现唐代工匠艺术水平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07 22:28:13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李江宁)记者23日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该院院藏棺板画保护修复项目结项验收。保护修复后的棺板画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最大程度恢复了棺板的原始形制及原始画面。

  据悉,此次保护修复项目的5块彩绘棺板,出土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郭里木墓地。画面内容反映了吐蕃时期贵族的丧葬礼仪,内容丰富,画工精细,色彩艳丽,被认为是“吐蕃时期美术考古遗存一次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发现”,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摹搨后的画面图像清晰明了,充分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认识青海丝路文化融合的碰撞进程、文明的传播形式等提供了实物依据。

  该项目于2020年通过方案评审,20 21年启动,实施周期为两年。项目借助多学科领域,将分析检测工作贯穿于整个保护修复过程中,解决了加固环节中的技术难题,对于干燥地区木质文物的矫形积累了经验,厘清了棺板画的制作工艺。

  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数字化高清图像数据采集与红外影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画面内容进行了1:1精准原真摹搨,依据画面内容进行了局部复原,使漫漶不清的画面得以重现,充分展示出唐代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平,将珍贵的文物信息完整保存下来。(完)

  答:2022年,各地不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开展两轮集中排查,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截至2022年11月底,65.7%的监测对象已消除了返贫风险,其余也都落实了帮扶措施,没有发生整村整乡返贫的现象,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比上年增加了133万人,达到3278万人。

  当下,很多涉疫物资在线上销售,包括电商平台、直播间、社交群组等,平台的相关责任亦受到关注。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随即在全国各地引起热烈反响。这份承载万千期盼、凝聚全党智慧的报告,恢弘壮阔、振奋人心,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即日起,未来网推出【“未来”看未来·中国梦圆 未来有我】系列评论,听听奋斗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青年人,讲述十年来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的故事,并以他们的学思践悟鼓舞激励更多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8月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15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中华夏块菌(夏松露)、冬虫夏草、松茸等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行列。据了解,夏松露分布区狭小,且产量不多。近年来,四川、云南松露产地还在采挖方式、人工培育方面进行了探索。

  当日,广州警方通报了多宗典型案例。在制作VPN代理服务器非法篡改打车数据案中。2022年5月,广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在工作中发现,有人使用一款VPN代理服务器代叫“网约车”。

  中共中央台办宣传局局长马晓光、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黄克瀛、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黄塞溪、北京市台办副主任张磊等出席开幕式。

林冠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