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民众赴韶山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20 12:50:28

  中新社韶山12月26日电 (张雪盈)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纪念日。25日,中国各地民众赶往其家乡湖南韶山,敬献花篮、瞻仰铜像,缅怀伟人。

  夜晚的韶山虽然寒气逼人,但位于核心景区的毛泽东广场人头攒动。毛泽东铜像前摆满了各式花篮。接踵而至的各地民众或手捧菊花或手持红旗,用鞠躬拜寿这种传统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敬仰与怀念。他们中有两鬓斑白的老者,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有衣着时髦的白领,也有稚气未脱的孩童。

  穿过拥挤人群,来自湖南郴州的梁晓桃手持黄色菊花,与同伴面对毛泽东铜像三鞠躬并合影留念。已连续20年前来拜寿的她说,在毛主席诞辰时前来缅怀,已成为一种习惯。

  在梁晓桃看来,怀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纪念活动亦是与历史对话,体会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让人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26日清晨,天还未放亮,毛泽东广场不远处的韶山村村部大楼前坪已人声鼎沸。热情的韶山乡亲正顶着寒气,为前来纪念毛泽东诞辰的各地民众免费烹煮“福寿面”,以示祝福。

  “韶山有过生日吃面条的习惯,长长细细的面条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安康、长寿延年的美好心愿。”韶山村村民向记者介绍,毛主席逝世后,村民每年都自发在其寿辰日聚集,杀猪宰羊、烧水煮面,将绵绵思念融入一碗碗寿面之中。渐渐地,“吃寿面、思恩情”就成为当地民间风俗。

  吃罢福寿面,不少民众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地向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鞠躬致敬,以表追思。当熟悉的《东方红》旋律在毛泽东广场响起 ,现场民众一同跟唱,广场立刻变成歌的海洋

  据悉,韶山另一传统纪念活动长跑比赛也于25日开跑,近4000名运动爱好者以健康奔跑的方式,响应毛泽东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完)

  <strong>“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越来越高</strong>

  达瓦次仁十多年如一日,在机车上瞭望指挥。站场股道间,年轻的连接员跟着一路小跑,检查线路、进行货车甩挂,他们汗流浃背。

  好在王霜、唐佳丽、沈梦雨、张琳艳、李梦雯、杨莉娜等球员组成的“留洋天团”,让中国女足有了跟上潮流的机会,在高节奏高对抗的国外联赛中,积累经验和打硬仗的实力。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学生和家长,对于线上教学,不少人仍说感到不适应。

  在心理学上,一个人在较长时间内,不断地为某种还未发生的、难以预料的危险或不幸事件担心,被称为“预期性焦虑”。当然,它不仅仅来源于疫情,或许也经常性地在大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比如,明天要默写单词了,后天要体能测试了,下个星期就要期末考试了……“这些都是我们因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害怕和担忧。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类似的情境下,我们之所以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往往是因为我们高估了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并且灾难化了某些事情的后果。”汪娟娟说。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黄明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