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焕新“出圈” 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09 10:02:27

  从冷门变热门,非遗“出圈”之路有迹可循。2021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力度,已成为诸多文化 机构、非遗传承人的共识。

  如何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连接?如何让古老非遗重焕生机?各地文化机构积极创新、各显神通,非遗传承人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共同探索非遗更为有趣的“打开方式”。

  “非遗+文创”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昆戏人物造型系列产品、多功能极简皮影书架、“徽班进京”系列文具……自故宫带起博物馆文创的热潮,非遗文创以日益多彩的形象,逐渐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诗意日常”,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正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映照。

  “非遗+数字化”让非遗“潮”起来。用3D扫描建模面塑作品、用人工智能打造数字皮影、将水印版画“藏”进手机……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助力非遗跨越时空的限制,以便捷的互动方式,更加生动呈现非遗魅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公众直观地感触到非遗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运用数字化方式对非遗产品、项目加以保护,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展现非遗的生命力。

  “非遗+旅游”让非遗焕新出彩、生生不息。去泉州蟳埔村体验簪花,在江苏南京感悟秦淮灯彩的国潮韵味,到江西景德镇学习手工制瓷技艺……“非遗游”活动精彩纷呈,已成为很多人近几年旅游出行的首选。多地积极拓展非遗旅游新空间和新场景,以旅游之窗展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增加了大众对非遗的认知、认可和情感共鸣,让“鲜有问津”的古老技艺拥有更多烟火气。

  “非遗+新媒介”让非遗传承有“新”意。非遗传承人在直播间大展身手,收获了无数喝彩、点赞;利用新媒介特效,古老技艺频频打破“次元壁”;在短视频平台,网友热情分享着自己的非遗体验……这些充满新意的活态传承,为非遗传播普及开辟了新路径,让非遗“活化石”焕发新活力。古老的非遗正在和新的时代连接共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中迸发。

  魏昌东:从刑法学、犯罪学的视角来看,上一轮足坛反腐我们可以称为“散发型”,也就是发生地、发生的团队、发生的人员相对来说是比较分散的,而这一次则显示出“集团式”和“链条式”。

  有网友称,“杭州市当局愿意听取市民的声音,一夜将不锈钢树盆全部拆除,而拆除掉的树盆也经过加工制作成脸盆和花盆,这个做法展示了一种高明的试行政策略,为杭州点赞。”

  据悉,7日15时40分许,杭锦旗独贵塔拉工业园区亿鼎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气化车间发生高压气体喷出事故,导致现场多名在高处作业的工作人员被喷射坠落。

  我爱我家研究院方面预计,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销售季到来,南京市二手房市场预计也将小幅回温,9月交易量有望环比上升,但当前市场成交主力仍将是刚需群体,整体成交价格或仍将维持低位。

  据马来西亚Vibes网站报道,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会议上强调“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加强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安瓦尔表示,中国在贸易、投资和安全方面都是“好邻居和好朋友”,“正如我早些时候对李强总理所说,我们在保护国家利益方面采取坚定的独立立场”。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杭州近来计划为全市范围的树木统统安装“不锈钢树盆”,根据网友拍摄的图片显示,在杭州某街道,道路两旁的树木纷纷在底座安装银白色不锈钢树盆。

寇慧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