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主场活动在晋祠博物馆举办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09 08:15:18

  中新网太原6月7日电 (记者 胡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主场活动7日在太原晋祠博物馆举办,活动以“了不起的山西古建”为主题,带领民众走近底蕴深厚的山西古建,通过窥古建保护、传承、发展之一隅,知山西文物事业发展之全貌。

  山西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拥有28027处古建筑,且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形制齐全,尤其以木结构遗存最负盛名,全国仅有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均在山西。

  活动现场,主持人和三座唐代古建佛光寺、南禅寺、广仁王庙文保机构进行视频连线,特邀古建博主孙小寒与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龙对“中国古建筑第一瑰宝”佛光寺的历史地位和建筑特点向观众作介绍,国际友人米娅和南禅寺研究员史欣斌共同带领观众走进南禅寺,对“唐代建筑活标本”南禅寺的造型特色和艺术价值进行讲解,芮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樊霖对广仁王庙的时代功能和结构布局进行讲述。

  活动现场发布了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2024年项目资助申报(第一批)指南并开启了项目资助申报通道。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是2023年由省政 府批准设立的公益性基金,旨在拓宽募资渠道、汇聚社会力量,资助文物保护,挖掘文物价值,促进文物有效利用与展示传播,提升文物领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推动文物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

  首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确定了八个资助方向: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古建筑保护修缮技艺规范研究、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监测技术研发、不可移动文物个案研究、文物价值阐释类专著出版、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展览展示项目、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人才培养项目。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路易表示,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的成立填补了山西省公益文物保护基金的“空白”,拓展了文物保护经费投入的新渠道,对低级别文物保护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完)

  东方影都想要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离不开各项政策的扶持。在省市区三级扶持政策体系下,东方影都现已形成灵活实用的“政策工具包”,内含优秀影视作品制作成本补贴、灵山湾影视专项资金、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全产业链影视发展政策等专项奖励扶持办法。

  陈国基表示,6日共有28万人次出入境,出境及入境各占一半。经过陆路管制站出入境有22万人次,其中罗湖口岸6.4万人次,落马洲支线5.4万人次,港珠澳大桥有3.3万人次,深圳湾口岸有3万人次。

  入夜,大雪还不见停。袁霄和值班同事抓紧凌晨高铁停运的“天窗时间”,前往南漳站附近轨道,逐一检查设备状态。一连三晚,他们紧急检修了南漳站3公里以内铁路的信号设备,保障春运。

  2020年,有网友拍到某外卖平台骑手穿着外骨骼送外卖的照片,被网络疯传。照片中骑手能身背数个外卖箱自如行走,靠的就是傲鲨智能自主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此事过后,一直默默做研发创新的傲鲨智能才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同时,国内多个航空公司也为了应对行李搬运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使用上了傲鲨智能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这是有个落地进展是吗?

  出境旅游需求更注重安全与品质

侯嘉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