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来源: 羊城派
2024-06-13 14:47:24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而人民至上,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虽然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肇始于西方,但西方现代化模式本质上并不是全体人民共同选择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则完全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至上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最为显著的人民性特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必须充分意识到实现如此庞 大规模人口的现代化所面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和政治智慧,从而稳步持续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事业。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国庞大人口规模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创造力,要让全体中国人民都参与进来,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着力于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性超越。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一定的空间,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需要全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了实现这一需求,就要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国式现代化,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也绝不会为了自己的发展而给别的国家带来痛苦和灾难。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能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的全球治理。

  坚持“一个都不能少”、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原则和价值取向。未来,惟有继续坚持人民至上这一原则和价值取向,才能真正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共同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宋平明)

  没有商量余地

  进寨出村之路缘何如此难行?贺松摊开一张地形图介绍,九寨沟县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东西、南北跨度均不足100公里,海拔落差则达3000米以上,不期而至的地质灾害加重了道路管护难度。

  百余年党史,一部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恢宏史诗。那些风云激荡的篇章,如今读来,依然令人热血沸腾:

  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然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strong>望见大海的方向</strong>

  另外,据了解中足联筹备组也在努力“开源”,除此之外,在赞助商拓展方面,中超联赛已经和一家石化行业赞助商签约,还有一家新赞助商基本敲定。

李尧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