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硬防晒”渐成标配 撬动夏日消费“新蓝海”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14 02:30:22

  手持遮阳伞、身着防晒服、面带“脸基尼”,再搭配一副墨镜……入夏以来,各地气温不断升高,在街头户外,“硬防晒”产品正成为年轻人的出行标配。

  防晒产品正迎来自己的“主场时刻”。在线上线下,防晒衣、防晒口罩、冰袖、遮阳伞等商品持续热销。

5月26日,浙江省嘉兴市月河街上的游客。人民网记者 葛泰佚摄

5月26日,浙江省嘉兴市月河街上的游客。人民网记者 葛泰佚摄

  5月以来,天猫服饰防晒服成交同比增长90%以上,太阳眼镜增长50%以上。在618开卖首日,蕉内“凉皮”、蕉下“冰丝”、sinsin“冰皮”等防晒衣成为热销单品。

  “除了防晒系数,还要看够不够轻薄透气、防不防水、耐不耐脏。”平时喜欢露营、钓鱼等户外运动的90后王先生说。

  消费需求的精细化,正在催生更多元化的防晒产品。

  凉感、速干、导湿、防晒、UPF50+……在“清凉科技”的加持下,更个性化、更注重体感的防晒产品等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细分防晒场景正不断涌现出爆款。

  5月份,蕉内防晒衣销售额环比增长97.2%。“我们推出全新升级的第三代凉皮防晒系列,相比上一代有更强防晒力、更持久凉感、更轻盈透气,能够满足消费者通勤、运动、户外等多场景的防晒需求。”蕉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做完医美的人,脸部需要补水、避免日晒。”蕉下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推出了一款适用医美场景的面罩,在电商平台上架后很快就卖到脱销。

  “我们防晒口罩一天的产能是两万多个,工厂一直在生产,货做出来就发完了。”

  在浙江义乌,“防晒经济”同样热气腾腾。

  来自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数据显示,相较2023年同期,今年销售防晒用品商户增加了近40%,“脸基尼”、冰袖、防晒口罩等产品呈现产销两旺态势。

  随着市场需求、产品品类不断增长,“防晒经济”也吸引了传统服饰品牌入局,让“清凉”赛道的热度进一步升温。据艾瑞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防晒服配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75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可达958亿元。

  行业人士认为,伴随着消费者防晒意识的提升,轻量化户外活动的兴起,中国防晒服配市场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人民网记者 王震)

  来源:人民网

  福建科技创投工作也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目前,福建省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已投资10个项目,投资金额逾2.4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对项目总投资超13亿元,带动就业1.2万多人;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基金已投资5个项目,投资金额1.48亿元,带动社会资本约7.6亿元的跟投。

  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纪德远说:“开通这条航线,凸显了我们兵地融合发展,同时方便了两地百姓的出行。”

  一般而言,PMI与NMI被当做显示总体经济的指标,介于0%至100%之间,以50%为景气荣枯线,高于50%代表景气呈现扩张,反之则表示景气紧缩。

  库存名贵特产类物品清零工作开展以来,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分级负责、分类处置、规范处置、全程监督措施,对公款购买库存物品限期清零。采取销毁、拍卖、协商出售、慰问处置等4种分类处置方式,对库存的过期食品、保健品等,登记之后予以销毁;对库存的高档烟酒、茶叶、玉石珠宝、纪念品、礼品等,能通过公开拍卖方式处置的,一律公开拍卖;确实难以公开拍卖或不宜公开拍卖的,通过询价、协商出售方式处置;对能用的办公、生活用品,通过慰问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处置,做到处置合规合法、恰当合适,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借处置之机搞利益输送。

  珠江委介绍,今年元宵节前夕,受上游来水持续偏枯和河口咸潮上溯加剧影响,澳门、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多地供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福建的樱花以福建山樱花系列和引进台湾樱花繁育为主,品种繁多,颜色丰富多彩,清新艳丽。在旅游产品开发上,除观光旅游外,福建更加注重新业态产品的开发,包括露营、小火车观光、花艺制作、多媒体应用、食用品制作体验等,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吕上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