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内蒙古:预计到2030年将完成9700万亩治沙面积

来源: 金融界
2024-06-07 22:41:41

  国新办7日就“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内蒙古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重要地区。能否介绍一下自治区在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成果?

  “国家‘三北’工程沙化土地治理,各个媒体都很关注,实际上最大的任务量是在内蒙古。”王莉霞介绍,内蒙古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主战场就要打主攻,内蒙古闻令而动、迅速行动,去年完成防沙治沙的面积有950万亩,完成了年初计划的1.5倍,预计到2030年将完成9700万亩的治沙面积,不仅要给沙地披上绿色的“防护服”,还要打造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

  比如毛乌素沙漠面积比海南岛还要大,现在80%的沙漠化身为绿色宝地,绿色版图向南推进了200公里;库布其沙漠面积有2115万亩,现在已经超过40%披上了“绿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巴彦淖尔市的磴口县,西临乌兰布和沙漠,在沙漠的东缘建了一条林带,这条林带长154公里、宽100米,使得沙漠东缘后退20公里,每年向黄河的输沙量减少了九成多。

  王莉霞表示,今年内蒙古把防沙治沙和新能源发展结合起来,实施了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规划配套新能源装机超过1亿千瓦。内 蒙古鄂尔多斯市,就在库布其沙漠的北缘、黄河的南岸规划建设长400公里、平均宽5公里的“光伏长城”,通过防沙治沙和光伏一体化工程的推进,让黄沙变“绿野”、变“蓝海”。

  内蒙古还全方位调动企业、农牧民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现在已经有几十家央企、国企和民企参与进来,全区上下掀起了防沙治沙的热潮。特别是各地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广大群众投身到治沙事业。像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的阿拉善盟,大规模建设梭梭、肉苁蓉、锁阳等沙生中药材生产基地,带动当地农牧民致富,特别受群众的欢迎。

  凌晨2点,三人穿上厚厚的工装,拿起铁锹、镐头前往老岭隧道。他们要在没有列车通行的时间里完成打冰作业。行至隧道1300多米处,半扇隧壁被冰层覆盖,刘传双挥起铁镐刨挂冰,大块的冰不断掉落,冰碴四溅。他们一路巡查一路打冰,碎冰块装满了十几个编织袋。

  此后,邓小岚全程陪伴,从零开始,用拼音学习希腊语,每天进行视唱练耳训练。

  引领重大题材创作,获奖数量全国第一

  四是不断提高养老保险管理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可及性。建成了与全国统筹相适应的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部省经办联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目前已开通83项全国性、跨地区社会保险服务,方便了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员“跨省通办”“一网通办”。

  火石坝村村民周强就住在代办所附近,接到通知,他套上棉衣就赶来取快递。“一直听说内蒙古的牛肉新鲜又好吃,就买了50斤,初三走亲戚时,各家各户都分点。”周强边开箱边说,今年自家的年货几乎全部通过网络购买,方便实惠。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昆明1月23日电 题:云南民族街舞团:街舞碰撞“民族风”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钱燕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