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转型引关注 耶鲁专家:美国炮制“产能过剩论”不公平 | 世界观

来源: 南方网
2024-06-16 17:19:11

  美国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高级讲师和高级研究员约翰·格瑞姆 (John Grim)认为,中国对能源转型的追求令人备受鼓舞。“中国在实现经济飞跃式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发展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这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

  自1986 年起,约翰多次访华,30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多领域的变化。此次论坛上,他还表示,在2023年9月的中国之旅中,自己深刻感受到,生态文明理念已经在中国的众多学术机构中广泛传播。

  “近年来关于生态文明的讨论显著攀升,如今,几乎每所大学都设有以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的学院或研究所,进行环保教育和培训。”约翰特别指出,作为中国的顶尖思想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生态文明研究所,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美国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教授玛丽·塔克(Mary Tucker-Grim)对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表示赞赏。在她看来,中国将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间的关系,视为关键。新疆地区不断发展水利体系建设,实现了农作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玛丽还指出,“绿色GDP”的发展理念在中国受到认可和重视,循环经济深入推进,这方面西方需要尽快赶上中国的步伐。

  玛丽表示,“我们为中国的转型而鼓舞,从高度工业化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变,是绝对有必要的。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指责、对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不能把中国视为敌人,这样的外交政策是不健康的。”

  “我的朋友在北京大学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95%受访的中国人了解气候变化及其严峻性。然而在西方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接近这个比例的统计数据,美国以及欧洲都没有。”玛丽说。

  ——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防止无人机“黑飞”事件的潜在威胁,保障公共安全,活动保障单位通过部署多种无人机管控措施,成功预警并定位无人机数十架次,圆满完成“行通济”低空安全保障任务。

  毛宁:叙利亚经历多年战乱动荡,近日又遭遇强震,面临严重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均呼吁为叙利亚灾民提供紧急援助,避免当地人道主义局势进一步恶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8日电 (王冬梅 张素)阔别已久的传统民俗活动“行通济”在今年回归,仅在传统佳节元宵节当晚就有约36万名民众参与。记者采访获悉,多种低空防御措施为民众出行保驾护航。

  围绕两大国家战略,嘉善2023年具体线路图也已清晰:规划建设浙大绿洲、研发总部、未来数字、生态低碳4个单元,开工建设浙大长三角智慧绿洲一期等重点项目;加快打造毗邻大都市协同发展、“浙北粮仓”核心区等10张高质量发展金名片,清单化推进20条左右年度示范任务。

  深化市场体系改革,释放活力——

周凯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