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成亚洲最大桉树基因库 桉树育种“上天入地”

来源: 新京报
2024-06-27 15:03:14

  中新网崇左6月27日电(记者 蒙鸣明)一排排数十米高的巨桉直插云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柠檬桉笔直挺立、开着艳丽红花的红冠桉随风摇曳……记者近日在广西崇左市国有东门林场看到,各种品种的桉树分布在林场林地上,正茁壮成长。

  据国有东门林场介绍,该林场先后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引进178个不同的桉树树种和种源,建成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和中国国内最大的桉树育种群体,目前保存收集桉树树种133个,种源143个,是首批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引进树种后,该林场以尾叶桉和巨桉为主要改良树种,以优质、高产、抗病、抗风作为育种目标,从桉树基因库中筛选核心育种群体,以杂交育种技术为主,倍性育种、分子育种、诱变育种、智慧育种为辅开展种质创新。

  2023年5月30日,广西桉树育种材料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开启空间搭载实验。经过5个月的太空诱变,东门林场选送的尾叶桉、巨桉等优质桉树种子共25000粒随飞船返回。随后,东门林场启动广西桉树太空种子繁育试验。

  记者在东门林场的航天育种实验室看到,桉树太 空种子经育苗栽培,已经长成5厘米高的小树苗,并在营养杯中移栽养护,工作人员定期对长势进行观察记录。目前,该林场已经在崇左、柳州两地建设广西首批太空苗试验林25亩。

  得益于坚持科研投入和良种选育,该林场培育出大批桉树良种,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良种推广。由该林场发起并控股的广西八桂种苗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生产各类苗木3.63亿株,实现营收2.22亿元人民币。并成为中国唯一出口东盟国家桉树苗木的种苗企业,将桉树苗木销售到海外市场。

  “接下来,我们将以大花序桉种源试验、粗皮桉家系试验、五指毛桃林下栽培示范、桉树大径材示范等为内容的主要参观线路,融合桉树资源收集、种质研创、高效营林、林下种植、科普教育等功能,打造桉树主题文化博览园。”东门林场场长邱炳发介绍。

  广西林业部门数据显示,广西人工林面积1.34亿亩,居全国第一位,年产木材3900万立方米。广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家储备林基地、最重要的林化产品生产基地。其中,桉树种植面积超4500万亩。(完)

  他曾任通河县委办副科级秘书,通河县委办副主任、主任,通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双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双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

  然而,铁证如山,一切掩盖和狡辩都是徒劳,换来的只有错上加错,悔之晚矣。去年9月,闫学会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3个月后,闫学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四十万元。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薛姝等在2021年发表的《当前我国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主要压力分析》一文中表示,由于评价考核的导向及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刚博士毕业就需要去申请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数逐年增加,加剧了竞争。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受理项目数比2014年增长54.4%,而资助项目数只增长9.4%。相应地,青年科研人员项目申请成功率持续降低,2014~2019年,青年项目资助率从25.3%降至17.9%。青年科研人员申请项目的压力逐年增加。

  2018~2019年间,时任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局长的郑晓年到中科院各所调研,发现“存量资金”比较大,且科研人员不愿意花存量经费的现象很普遍。“我问科研人员,你为什么把这么多钱留在手上,他说我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争取到经费,没经费就没绩效了。”

  与此同时,另一座中部省会城市郑州也正在逼近。今年一季度,郑州GDP达到3384.86亿元,以6%的增速暂居万亿城市第三位,仅次于西安和深圳。从经济总量看,其与无锡的差距不过6.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100亿元左右大幅缩小,有望在全年跟青岛、无锡和长沙同台竞技。

  从研发投入总量看,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R&D)投入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32%,相较十年前的4.8%,已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但仍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15%~25%的平均水平。王贻芳认为,中国基础研究的问题,一方面与总体的投入比例不足有关,更关键的症结在于,6.32%的经费也没有得到相对合理的分配,造成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

范长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