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新】习言道|习近平亲自颁发的一本证书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27 18:04:11

  中新网6月27日电 “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这是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一段讲话。当天的大会上,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

  一直以来,习近平对于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一以贯之。

  近40年前,1985年1月20日,河北省正定县三级干部会上,来自正定县春光电器设备厂的张新立,曾获得一本特别的证书——“自学成才奖”。颁奖人正是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

  张新立原本在正定县广播站工作,平时喜欢钻研无线电技术。1983年,他开办春光电器厂,研制出一种新型舞台灯光设备,能根据舞台音乐的变化自动识别音调,给舞台投放各种灯光色彩。

  听说这项科技创新后,习近平多次到春光厂考察,还亲自帮忙打开销路。1984年,这套设备登上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活动的舞台,受到媒体关注。

  为了鼓励张新立自主创新,第二年,习近平亲自给他颁发了“自学成才奖”。

  一本特别的证书,见证着习近平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和科技人才的关心。

  “没有人才,县不能富,民不能强”“谁能集聚大批高层次人才,谁就能获得竞争的主动权”,不论在哪里工作,习近平都惜才敬才,重视科技人才培养。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亲自撰写面向全国的“招贤榜”,“人才九条”吸引科技人才200多名;

  在福建,他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一株“菌草”成就“点草成金”佳话;

  在浙江,他提出“八八战略”,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吸引海内外人才落户浙江;

  在上海,他 强调,上海有责任也有条件在科技创新上为国家多作贡献,努力在科技创新上走在全国前列;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从“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到“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再到“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在习近平眼中,科技工作者的具体事,也是建造科技事业大厦的关键事。

  今年以来,在多个重要会议上,习近平反复强调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人才工作的关系,“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6月24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要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

  “要持续整治滥发‘帽子’、‘牌子’之风,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切实减少为报项目、发论文、评奖励、争资源而分心伤神。”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关怀与期望,一如既往。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袁秀月

  |校对:宋宇晟

  |视觉:李雪瑶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当前正值春运,气象专家提醒公众,注意防范降雪天气导致的路面湿滑、道路结冰和低能见度,以及大风对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完)

  三是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迫切需要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目前,科技激励仍然存在国家使命导向激励不足、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缺乏长期稳定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存在短板、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有待优化等突出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完善科技激励机制加以解决。

  杨松表示,可以利用高性能计算、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将各种模型和海量数据进行迭代优化,提供准确、全面的描述,并充分掌握污染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海洋生态功能区建设,妥善处理保护和发展、整体和重点、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围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按照问题导向原则,统筹协调山海湖田林草沙等各要素的保护修复。

  第三,推进农村地区发展。通过推动《中国东盟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与《东盟可持续农业指南》深入对接,中国和东盟可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和扶贫措施。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马尼拉1月15日电 (记者 张兴龙)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当地时间15日启程赴瑞士小镇达沃斯参加2023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称将宣介好该国经济发展成就,吸引更多的投资承诺。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武汉1月15日电 (姚实 马芙蓉)由武汉大学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研制的“珞珈三号01星”,15日11时14分搭载长征二号丁(Y71)运载火箭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各系统工作正常。

沈永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